老年人蛋白质摄入有了“标准”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研究提出,男性每餐蛋白质摄入量达到30~35克,女性每餐蛋白质摄入量达到35~50 克时,有助于老年人维持更好的膝部骨骼肌力量及身体机能。 3个要点补足蛋白质 每天都要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膳食宝塔来搭配饮食,就可以满足健康成人日常所需的蛋白质。
多吃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可将膳食中的优质蛋白质占到30%~50%,同时补充动、植物不同来源的蛋白质。 “混搭”更有效 特殊人群蛋白质摄入指南 No.1 体弱人群:需额外补充 成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消化能力减弱的老年人、免疫力差或虚弱的人、手术后康复期的病人,要尤其重视蛋白质补充。如果日常饮食无法满足,可在指导下服用蛋白质补充剂。 No.2 素食人群:谷豆搭配 素食者饮食中缺乏蛋、奶以及动物性蛋白等优质蛋白质,建议多吃大豆或豆制品、坚果、菌菇等,以增加蛋白质摄入。 No.3 肾病患者:少吃植物蛋白 为减轻肾脏负担,降低血尿素生成,这类患者应采取低蛋白饮食,并尽量减少植物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猪肉、鱼虾等。 No.4 痛风患者:首选牛奶鸡蛋 痛风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从而减少嘌呤的摄取。建议蛋白质首选牛奶和鸡蛋,限制肉、鱼、禽、虾及干豆类的摄入。 No.5 糖尿病患者:适量补充 糖尿病饮食标准中蛋白质摄入量应当占总热量的12%~20%,其中2/3可从豆类、豆制品和粗粮中摄取,其余1/3应为优质动物蛋白质。 ▲陈董针对中老年人群给出蛋白质营养建议 |
|
来自: 福清盛华图书馆 > 《食疗(功能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