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郑宝昌||家有孙儿乐陶陶(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1-04-07


家有孙儿乐陶陶



作者:郑宝昌
    主编:非   


       这几天,年幼的孙子感冒发烧,儿子和儿媳急忙驱车拉着孙子去诊所输液。小孩不装病,孙子没了往日的活蹦乱跳,但也不哭不闹。
       我同儿子栖居在同省的两个城市,相隔二百多公里。现在的网络发达,缩短了居住的距离,每天都不定时和孙子视频,少了一些思孙之苦。孙子输液扎针时,儿媳打开视频。望着银色的输液针头,我心头一紧,不敢直视。孙子胖嘟嘟的小手,血管隐匿在肉里,很不好找。诊所大夫熟练地拍打着孙子的手背,想把血管拍打出来,但细细的血管还是时隐时现。大夫在给孙子扎针时,我的心在紧缩,好似扎在我的手上,疼在我的心里。此时,老伴已有泪水流出眼睑。我和老伴隔屏逗着孙子:“孙儿坚强,打针不哭。” 孙子很乖,任银色针头在手背上扎了两回,都没有扎进血管,疼得直咧嘴,也没有掉出一滴眼泪。
        最后,大夫还是把针头扎进了孙子的脚背上。
       孙子出生在2019年1月1日,现在还不满三周岁。孙子的降临,给我们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希望。都说,孩子是连接父母感情的纽带。孙子降生后,儿子和儿媳少了生活中的摩擦和争吵,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见儿子和儿媳每天都忙碌在工作和孩子当中,做父母的,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老伴身体有病,不能带孙子,照料孙子的担子就压在了亲家母身上。亲家母家有三个女儿,对这个外孙也是疼爱有加,爱不释手,喜欢的程度,甚至都超出了我们这个做爷爷和奶奶的范畴。
       孙子出生时,天生就长了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见到孙儿的人都说:“这孩子长得像外国人。”孙儿还真的跟外国人有缘,孙子八九个月时,儿子开车拉着儿媳和孙子去长春龙嘉机场接机。在候机室,偶遇一欧洲男子。这男子一见孙子竟伸出手来要求抱抱,孙子竟也乖乖地顺从。欧洲男子抱着孙子拍了好多照片。儿媳第二天上班和单位同事述说此事,儿媳同事见了孙子和外国人的合影后,揶揄儿媳说:“这孩子和欧洲男子是不是有骨血关系呀。”
       孙子的音乐细胞很浓,一听欢快的歌曲,就不由自主地随音乐起舞。儿媳特地给孙子买了一片音乐《黑猫精灵》,每当孙子哭闹的时候,儿子或儿媳喊一声:“黑猫精灵”,来一曲欢快的“小苹果”。伴随着欢快的舞曲,刚学会走步的孙子立马就不哭闹了,扬起双手,咧咧歪歪地全身舞动。夜幕降临,儿子和儿媳用婴儿车推着孙子到广场散步,见大妈跳广场舞,孙子便不自自主地全身扭动。他们将孙子从婴儿车里抱出来,一放到地上,孙子竟能踩着音符节拍,手舞足蹈,引得众多人围观叫好。
       孙子很乖,每当我和老伴去看他,临走时,我和老伴跟他说:“爷爷奶奶要回家了。”孙子都会用甜甜的童音说:“爷爷不走、奶奶不走。”每次离别,老伴都泪眼汪汪。
       孙子和奶奶的感情很深,奶奶在时,他从不找妈妈。要睡觉时,就拿出画册叫奶奶给他讲故事。他乖乖地倒在床上,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伴试探地教孙子背古诗,孙子领会很快,虽吐字不清,但也能背出来。孙子很会讨奶奶喜欢,在背“锄禾日当午”时,最后一句他从不说“粒粒皆辛苦”,而是故意给改成“奶奶最辛苦”,把老伴乐得直夸“孙子懂事”。
       孙子很喜欢车,家中的电动遥控车、扭扭车、大小玩具车几十台。我每次去,都给孙子买一台新的玩具车,孙子乐得又蹦又跳,一旦问他:“谁给你买的车?”孙子都会说:“爷爷买的。”但孙子玩车“喜新厌旧”,刚买的车,玩一会就被他弃之。没办法,为了讨孙子喜欢,我和老伴就不断地给他买新车。
       孙子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我们个把月就得开车去一趟儿子家看孙子。儿子和儿媳每到节假日也都开车回来,还时不时给我们一个惊喜。上个周末,我和老伴正在午睡,突然,孙子却出现在我俩面前喊:“爷爷、奶奶。”我俩以为是在做梦,揉揉眼睛仔细一看,还真是孙子。我和老伴又惊又喜,抱起孙子说:“你是飞回来的?”这时,儿子和儿媳开门进来哈哈大笑说:“就是要给你俩一个惊喜。”
       孙子在一天天长大,对于孙子的未来,我没有太高的奢求,只期盼他快快乐乐地成长,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此,我心足矣。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郑宝昌,男,1961年出生,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市公安作协会员,1982年开始写作,曾有多篇稿件被各级报刊和媒体平台刊用。报告文学《励志成刚》被收入吉林市公安局《忠诚与使命同行》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