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发来的是一对人物故事帽筒。帽筒流行于晚清民国时期,早先是官员用来搁放顶戴的官器,后演变成民用实用器,陈设器。你这对帽筒是民国早期浅绛彩的风格,但是釉面显得板结,彩料没有浅绛彩的那种雅致风韵,人物开脸雷同,衣纹褶皱叠压关系呈现不佳,线条软弱无力,书法描摹感重,饱和度差,底部露胎有做旧痕迹。综合来看,还是一件现代仿古工艺品,不建议收藏。 ![]() 你发来的这件葫芦形青瓷旋纹罐,是魏晋时期吴越一带典型器,是早期越窑青瓷的雏形,胎釉垂淌厚薄不匀是当时的工艺所制,青瓷制作水平还不成熟。这种一般都是施半釉,器身下部露胎,胎质很坚硬,江浙一带常有出土,口沿部大都有修补,要留意。这件釉面土沁严重,底胎老化痕迹自然,型也不多见。高古瓷估价很难,看个人喜好吧,一般全品在万元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