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和一个人有过性生活,而且双方都是第一次,是不是就没有得宫颈癌风险了? 事实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可多了去了,远不止于性生活…… 这6类人最需要提防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最大“元凶”是HPV(人乳头瘤病毒),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性生活。 很多人都以为“得了hpv=得了宫颈癌”,还有一个让人心慌慌的说法:只要你有性生活,就可能感染HPV,在女性一生中,有无数个机会被HPV感染。 (图片来源:soogif.com) 女性确实易感HPV 不过大多数HPV都能通过自身免疫清除 所以划重点: 得了hpv≠得了宫颈癌 不过,有以下这些行为的人群,从感染HPV恶化成宫颈癌的风险会更大。 1. 多个性伴侣 包括: · 女性有多个不同男性伴侣; · 女性有唯一的男性伴侣,但他同时拥有多个女性性伴侣。 (图片来源:soogif.com) 性生活紊乱者,比拥有固定伴侣的人被宫颈癌盯上的危险性高2~3倍。 2. 性生活过早 未成年女性的宫颈组织细胞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抵抗疾病能力差,容易感染HPV病毒。 所以年纪越小,越早开始性生活的的女性,比如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5岁以前,则往后得宫颈癌的几率越大。 现实情况十分严峻,发生初次性行为的孩子们年龄越来越小了,再加上性教育普及缺位,结果就是宫颈癌这个名词变得“年轻化”了。 3. 生育过早 之前网络直播上的未成年00后宝妈一抓一大把,每每看到这些宝妈炫孩时,简直是揪心。 (图片来源:sohu.com) 4. 有高危丈夫 什么是“高危丈夫”? · 包皮过长:男性包皮过长、包皮垢容易藏匿人乳头瘤病毒。 · 患有阴茎癌:包皮过长、包茎者易患阴茎癌,其妻子患宫颈癌的机会也明显增加。 · 有宫颈癌前妻:如果丈夫的前妻如患有宫颈癌,则第二任妻子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比起丈夫前妻未患宫颈癌的,要高3.5~4倍。 5. 多产(生过三胎或以上) 以前的人讲究多子多福,但对女性自身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每次怀孕和生育,都会对宫颈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加大宫颈癌的发生的几率。 6. 女性本身抵抗力低下、抽烟等 免疫力低下会影响机体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也有研究表明,女性感染HPV的几率和女性吸烟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女性每天吸烟的量越多,烟龄越长,那么感染HPV的概率就越大,宫颈癌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抓住宫颈癌的蛛丝马迹 假如出现这症状,不管三七二十一,再不上医院就晚了—— · 白带异常,如白带恶臭、白带发黄、出现脓性白带等 · 性生活时出血 · 绝经后出血 其实早期宫颈癌,大多没有特异性的症状,跟慢性宫颈炎的表现相似。 至于癌前病变,更多的是几乎没有症状。这往往也导致很多时候一发现就晚了。 所以,及早预防和体检,才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 不想被宫颈癌盯上 要这么做! 女性怎么在日常生活、经期、性生活中预防HPV的感染以及宫颈癌的发生? 你可以做的有这几点—— 日常生活篇 1.定期做体检! 不少女性好几年都不愿上医院做一次体检,有些较晚期的宫颈癌常常发生在活得“糙”的女汉子身上,觉得自己经常锻炼身体,抵抗力也挺好的,有点小病根本不在乎…… (图片来源:soogif.com) 然而,真等到身体撑不住了,就晚了! 处于性活跃期的女性要记得做宫颈癌筛查,特别是早婚早育、多产多孕以及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的女性。 2.打疫苗! 在首次性生活前接种HPV疫苗,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宫颈癌还算是一种比较“善良”的癌症,因为它是唯一能通过疫苗来预防的癌症。 2.注意私处清洁卫生! 避免经期使用劣质的漂白的卫生巾,预防阴道炎的反复发生。保持私处的健康,就离宫颈癌又远了一步。 性生活篇 · 避孕套虽然不能100%隔离HPV病毒,但也能起到一定阻挡作用,还能避孕、预防性病传播,所以推荐使用玻尿酸避孕套! · 来大姨妈就先别同房了,以免更易受细菌病毒感染。 男性篇 如果女性伴侣感染了HPV,那么男方也脱不了干系。 低危型HPV会引起生殖道、肛门周围皮肤等湿疣类病,如尖锐湿疣。 因此,男性也要把好自己的那一关。 · 包皮过长的,建议做环切术。 · 主动戴套,为另一半,也为了自己。 · 督促女方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