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绝对,寡妇出上联“年年难过年年过”,一位书生对出绝妙下联

 838528296 2021-04-07
历史酿的酒

历史酿的酒出品 文编辑/留凌轩

五千年的时间洗礼,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罗万千,其中有一个分支,便是对联文化。对联在古代,也被称为对对子,古时候的人们,娱乐生活不如今天般丰富,他们聚会的娱乐项目中,就包括吟诗作对。诗和对联,给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增添了雅兴,同时诗歌和对联,也是一种智力活动,相对于象棋和围棋,诗歌和对联没有场地,设备的限制。

古往今来,留下了许许多多朗朗上口的著名诗篇,同时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对。对联与诗歌一样,讲究对仗工整、有的甚至还讲究平仄和音律,为了增添难度,还出现了数字联、重音联、应景联等等。

对联的应用更为广泛,无论是聚会助兴,红白喜事,古人都会题上对联来抒发情感,对联也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辞旧迎新贴门联便是典型的例子,人们将吉祥的对联,题在红纸上,贴在门上,寓意着一年到头红红火火,如对联中所希望般,在新的一年过得顺心。

对联不仅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未来人生的希望,同时很多对联背后,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例如今天要说的这对对联:

故事发生在明朝崇祯年间,当时有一个姓王的寡妇,她出生贫寒,但是却精通诗书,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女。她到了适婚年龄时,嫁给了一个士兵,本来两口子生活幸福美满,然而因为丈夫投身战场,战死了,让王氏成为了寡妇。

乡里乡亲都劝王氏改嫁,然而王氏却始终忘不了自己的丈夫,不愿意改嫁,就这样生活了两年,到了第三年新年伊始时,王氏看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新,不禁感叹自己身世的悲凉,说了一句上联:年年难过年年过

就在王氏感叹时,路过了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这位书生是个对对联的高手,他听到王氏的上联后,觉得很有意思,灵机一动便吟出了下联:“夜夜难熬夜夜熬”。王氏听到这个下联,拍手称快,觉得对得绝妙。于是王氏偷偷看了眼书生,见这位男子长得俊俏,一见钟情了,书生也同时对王氏心动了。

过了几天,书生请来了媒婆说亲,王氏便同意了这门亲事。妙偶天成,谁又能想到,他们是以对联结缘的呢!成亲之后,王氏一同陪书生进京赶考,后来这位书生也中了科名,与王氏在他乡安了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您的支持就是,点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