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健康人文,融合医学人文与健康人文的未来

 正心正举 2021-04-07

题记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有关医疗、养老、保健等方面的“大健康”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来,从理念政策到实施路径,大健康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方向逐步清晰,产业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大健康产业蓬勃的活力和广阔的前景势必将引发大规模、集中式的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树立大健康人文理念,完善大健康人文研究,加强大健康人文宣传,对于引领大健康产业正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

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

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等。

01

医学人文:还原医学的“人学”本质

医学人文,既可指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人文学科也可指在医学教育、卫生保健、临床医学当中运用来自人文、社会学科和艺术的思想、资源、技巧、学科实践,以增强临床实践中医生的同情心、敏感性、自我意识和医患交流技巧;还可指对健康相关的、广泛的主题进行的一系列深入的人文研究;甚至可指对人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等的影响因素,给予个体或群体凸显人性的关怀。

目前,医学人文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人们更注重医学的科学性而忽略医学的人文本质。例如,大多数医学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过分注重机体和器官的还原,忽略了较之更丰富的心理和精神的还原。

总体上,医学人文已远离初心、背离初衷,在“近医学、疏健康”的路上越走越远;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已远非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自然、融洽。

02

健康人文:对医学人文的艺术升华

健康人文的概念具有多重涵义。

国外学者提出的健康人文,将艺术和人文作为核心要素,通过艺术和人文,让人文回归健康。他们还提出用“健康人文”替代“医学人文”,因为前者只关注“医学中”的人文、医生、医学生、医学教育,而后者更具有包容性和应用性。国内学者提出的健康人文,更多地强调了健康服务行业的人性关怀。

健康人文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健康和人类繁荣,而不仅仅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学人文中也有艺术的参与,但过于局限。而健康人文的目标是将艺术和人文渗入医疗、健康和幸福事业的所有专业人员的教育中,推广到正式的、免费的护理人员和自我关怀的社会中,加入职业健康工作队伍、支持非正式护理人员和患者自身的医疗环境中,在可行和可能的情况下将干预大众化。健康人文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艺术和人文,全面掌握医疗中事件和经历的方法,理解技术、工具、技巧以及与健康相关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影响。

医学强调的是医者与因患病需要帮助的服务对象之间的直接关系,医学人文更多地局限于因果关系,而健康人文更注重关联关系。所以说,医学是行业的事情,健康是各行各业的事情。

03

大健康人文>医学人文+健康人文

大健康人文是“对人的健康境遇和生命过程优化中的影响因素,给予个体或群体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健康促进和凸显人性的关怀”(段志光)。大健康人文是基于医学人文和健康人文,对二者的升华和发展。

大健康人文强调社会各方面和全球在人类的健康维持与恢复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通过社会和人文,让人文回归健康。

大健康人文的“大”,即表示全人、全社会、全球。大健康人文既不排斥医学人文和狭义的健康人文,也不是医学人文和狭义的健康人文的终结。相反,它涵盖了医学人文和狭义的健康人文。

大健康人文包含医学人文和健康人文,而医学人文和健康人文二者之间存在交集关系,三者并非排斥关系,时代性与时俱进,应用性渐次扩大。

大健康人文作为医学人文和健康人文的拓展和未来,作为新兴领域,比医学人文和健康人文,更富有包容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大健康人文是一个本土化概念,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正确定义和理解大健康人文的概念,有助于树立全面理解和认识大健康产业的意识;研究和传递大健康人文的理念,有助于提升中国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以人文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更是我国参与国际卫生治理和增强全球健康话语权的有力抓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