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找苦吃”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阿立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啄二少

“苦难”是什么?

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是这么定义的:“苦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另一位著名英国科学家戴维有过类似表述:“苦难,是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涛,但又是锤炼强者钢铁意志的熔炉。

而村上春树却说:“我丝毫没有奉劝各位要多吃苦头的意思,吃苦绝对不是乐事。面对苦难不得不成长和坚强,你要感谢的不是苦难而是自己,日后这段苦难经历说不定会开花结果。

所以,“苦难”本质上只是一种“痛苦”,但是它却能够带来“成长”。

这才有了赫胥黎所言:“没有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那么假如人生可以规避“苦难”,那么你可以选择对痛苦置之不理,你可以不歌颂它也不感谢它,你甚至可以唾弃它。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可以在短短一生中它巧妙地躲避“苦难”的考验吗?我们可以仅仅享受幸福而不必忍受痛苦吗? 

活着,就意味着吃苦

过分追求快乐,是对人生认识不深的少年。

假设快乐的量可以无穷大,那么人类就可以毫无克制的对它孜孜以求,但是当快乐的量远远超过痛苦,快乐就会因为缺乏反衬而黯然失色,快乐也因此变成了平淡、乏味,而下一步就变成枯燥、折磨,那么它离真正的痛苦就不远了。

正所谓——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

因此,“快乐”也是“痛苦”的,因为“快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痛苦”。

所以当今有些哲人提出“保持饥饿”、“极简生活”的理念。

他们认为,人活着不必过度满足欲望,因为快乐的终点是痛苦,甚至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也能说出“我希望我的人生巅峰晚一点到来”的智慧之言。

他们都是懂得“克制”,懂得“推迟满足感”的聪明人。

所以那些追求无限“快乐”的人是幼稚的,刻意的逃避“苦难”也是无谓的。我们需要认识到“活着就意味着吃苦”的本质,不要急于把“快乐”享尽,也不要急于把“好处”都占尽。

应该让“快乐”跳跃着降临,按照它自己的节奏顺其自然地铺设,这样在整个人生旅途中,会散部许许多多的小快乐,而生命也因此获得跳跃的张力,“痛苦”便不会大面积来袭,更不会长期占据一段黑暗人生,我们就不会被“苦难”摧毁。

可以说,让“快乐”和“苦难”相伴相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从不苛求快乐的人是“平凡人”

他们何以伟大

很多人,会对“快速”得到的“快乐”格外上心,什么“快速致富”、“快速升职”之类的浮华之辞总是能占据一大帮人的内心,以至于人们在精神情感方面也出现了“快速之痛”,比如“闪婚闪离”就是追求“快速”而引发的灾难。

其实我们本不必如此“折腾”,本不必这般“轰轰烈烈”。生命的意义在于积累,在于搭建一座坚固不塌的人生大桥,而不是为了在短期内建起一座豆腐渣工程,然后再迅速将其拆除。

要想过好这一生,我们只需要稍微克制一下欲望,延迟一下满足,不要那么地排斥“苦难”的考验。

可那些过分贪婪的心灵,或者凭借特定的方式占尽飞升之道,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身外之物,于是就会面临心灵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因为这样的人,越过了苦难的磨砺,直达了巅峰,欠缺对苦难的认知,则会对那些辛苦求生的普通生命生出鄙夷、傲慢之心,也就是所谓的“目无下尘”。

当一个人失去了看待芸芸众生的平等视角,就是将自己亲自送上孤独的神坛,周围不再有平等的沟通,也不再有相濡以沫的理解,由此造成的“孤苦”不会因为财富地位的崇极而变淡,它只会更浓烈,更腐蚀心魂,那才是生命的极致悲哀。

当一个人不能缓缓而行,以至于在短期内膨胀过度,心智和灵魂的成长会严重滞后于身外之物的积累速度,那么会额外增加管理和处理财富的辛苦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为金钱的奴隶”,这样的人被物质牵着鼻子走而停不下来,很可能成为恃“财”傲物的守财奴,不仅不会享受物质带来的满足,还会失去平衡生活的能力。即使已经足够可悲,这样的人往往还会对平凡的人嗤之以鼻。

所谓“平凡人”,实际上就是循序渐进、缓缓而行的“慢人”。他们从灵魂深处懂得“按部就班”的意义,所以不会对旁门左道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可以真正地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能够接受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付出,他们相信一切幸福都会按时到来,只要虔诚地等待、勤奋地耕耘就已经足够。

认清生活的真相,然后理性的生存

人类的欲望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但欲望与现实的落差也是灵魂痛苦的根源。由于欲望生生不息、落差也永远存在,所以痛苦和快乐也将永远是一对好兄弟。

所以我们要接受“苦难”的真相,明白只要活着就必须面对物质、精神上的种种考验,用庄子“逍遥游”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在“接受幸福”和“抵御痛苦”的过程中,获得生命存在的礼物——智慧。

当你接受“磨难是人生常态”的事实,你就获得了正确的人生观,当苦难来袭你便不会因此灰心丧气,而当幸运之星砸中了你,你也不会忘乎所以。因为你明白: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可以说,这一生所遭遇的一切都不过都是一种“身外境遇”,是如风雨雷电一般的感官之受,也是内化于心的思维之悟,除此以外,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既有黑夜也有白天的日子是多么有趣!既有痛苦也有幸福的人生才够丰富!

与其被动承受,不如主动吃苦

既然人生的苦难的考验是完全无法避免的,我们并不能通过“捷径”躲避“苦难”,那么我们何不主动选择“吃苦”呢?

与其让别人逼着你去改变自我,倒不如主动地选择自我改变,如此一来,你便可以自由地选择变成何种人、过何种生活、承受何种责任、获得何种智慧。

生活中,总是能听到很多的抱怨,这些人对生活有诸多不满,即使社会对他们实施物质“扶贫”,可精神“扶贫”却不能依靠外力。这些总是埋怨外界的人,本质上就是逃避生活的苦难,不愿意主动接受命运的雕刻,更不愿意锐意进取,他们内心深处倾向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别提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了。

一个不能主动改变自我的人,要么被环境逼迫改变,要么被环境淘汰。于是不想吃的苦不得不吃,想要的快乐遥不可及。

而一个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早已深刻意识到生命存在不可逃避的痛苦,但他们勇于承担,勇于自我改变,他们主动接受挑战,主动拥抱改变。

他们在环境压力不够大之前,就提前昂起头、伸出双手,按下了“磨砺”的“选择键”,主动选择“进阶模式”,迎接未知的风险和机遇。可以说,这样的人都在“自找苦吃”,因此,他们具备选择吃何种苦的权利,而那些被动的人则丧失选择权。

而“自找苦吃”正是最昂扬的人生态度,既包含对苦难的正确理解,也包含勇敢的主动意识。对他们而言,苦是必吃不可的,那为何不迎难而上,同时获得主动权呢? 

“自找苦吃”是“自由”的正确打开方式

爱默生认为,具有主动意识的人都是主动迎接考验的,他们从不在苦难面前哭哭啼啼。他说:“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

拜伦也说过,逆境是通往真理的一条通路。

对于这些优秀的人而言,无一例外都具有“迎接苦难”、“改造自我”的主动意识。他们甚至能够总结出“苦难”的价值,而且从不回避。

由于吃什么苦是由具备主动意识的人自主选择的,所以这些人在遭遇考验和困苦之时,就不会抱怨。

比如爱迪生不会因为无数次将实验室炸掉,甚至因此差点丧命而畏缩,那一次次失败的实验在他看来都是向真理靠近的喜悦;

居里夫人也没有因为做实验受到了严重的辐射而否定梦想的价值,即使最后丧命于科学实验带来的健康危害,她也因此感到幸福;

致力于人类光明出路的马克思也没有因为生活窘迫,连锅都揭不开而感到痛苦无比,他依旧能够满怀热忱地投入理论研究,从而找到社会主义坦途。

因为对这些人来说,“苦难”是他们的主动选择,他们不会觉得精神上有多痛苦,还有什么比精神意志的自由更令人感到愉悦和满足的呢?他们都是精神上的自由者,那肉体上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当一个人开始主动选择承受何种苦难的时候,这个人的灵魂就已经迈入了自由的地界,肉体之苦已经不再为苦,精神世界将永葆光明。

那么这一生到底该怎样度过便有了答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便从此时此刻开始主动接受那一种磨练!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