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自觉:贯通大学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桥梁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大胯 · 主播丨涂山

文化,不仅是社会道德的核心要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启蒙思想、唤醒人格和震撼心灵的源泉所在。

党和国家,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一项历史任务,并以此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这实际上也为新时期的大学教育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内观己心

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意思是说:一个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并不在于它有多少幢大楼,而在于它有多少个大师。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所大学、一个国家,真正拿得出手的不是“钱有多少、房子有多大、教学楼有几栋,国土面积有多辽阔”这些表面上的东西,而是骨子里的东西有多深厚。

外察世界

如果想要真的看清“文化自信”与“大学教育”的关系,首先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座“桥梁”。而这个“桥梁”就是“文化自觉”。

早在1997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就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

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取向。它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它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实际上,如果深入挖掘“文化自觉”的深层含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宏观层面。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来看,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达到“文化自觉”,才有可能有效避免文化冲突,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合。

微观层面。就个体而言,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只有培养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文化,才能辩证理解其他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素质。

简单来说,“文化自觉”可以理解为是个人与整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与自我构建。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自觉”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更是一种意识与责任。

“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具体来说,它可以概括为:

个体、民族或国家对于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信任与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如果拿身体来类比的话,“文化自觉”就像是“肉身”,而“文化自信”就像是“脊梁”。

也就是说,有了文化自觉,当代大学生对自己、对文化才会有所认识和感悟,才会树立正确的观点、态度和自信心,也会朝着正确的目标迈进;有了文化自信,他们也必然会更加警醒、更有力量,并且会产生一种自愿自觉的意识。

启迪多元思维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获取各种观点和思想的渠道明显增多。其中,正向和负向的思想交织在一起、积极和消极的观念鱼龙混杂、先进与消极的文化相互碰撞。

这势必会导致当代的大学生在文化信仰上变得更加迷茫、无所适从。其中,最集中的表现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自身来看,大学生的知识总量是不小的,但是知识之间的关联却是破碎的。

如果你在路边随便抓一个大学生问他,是否知道“诗书礼易春秋”。大概率来说他是知道的。紧接着如果再问他是否知道“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哪五经,大概率情况下,他会被问蒙住。

这种现象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现今大学生的自身修养与教育功能的部分缺失,导致了在文化底蕴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足,进而造成了文化情感方面的缺失,而文化情感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感情基础,一旦缺少了文化情感的支撑,大学生便不能站在历史和世界的角度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与新兴文化,就更难充分建立起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另一方面,从外界来看,社会、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的自由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而这一时期恰逢中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高速的经济增长使得人们精神财富的提升速度并没有跟得上人们物质财富增长的速度。这种“脱节”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在思想上的盲目追随、道德行为的变形和社会礼仪的失范……

价值取向上的偏颇会导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弱化,突出的表现在于“重个人价值而轻社会价值、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利益”。

可以想像,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势必会造成理想信念的缺失,大学生在在校学习、走出校园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很难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就更谈不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了。

正心正举

培养当代大学生乃至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备三个层面的内涵及意义:

1.认同与传承

就是要自觉继承和维护民族的优秀历史和传统,并使之延续和发扬光大——从“我不知道”到“我知道”,从“我知道”到“我理解”,从“我理解”到“我传承”。

2.借鉴与扬弃

也就是从国家民族的实际出发,对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加以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己所用——从“我是对的”到“我可能是错的”,从“我可能是错的”到“发现更多视角”。

3.反思与创造

即在反思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敢于实践,推进文化创新和繁荣——从“盲目实践”到“追根溯源”,从“追根溯源”到“稳中求胜”,“从稳中求胜”到“从0到1”。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网络上曾经就“中国学生是否应该必修英语”的话题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最终有一种提议获得支持最多,值得深思,该提议原文为:学生从中学开始,必须在英语与中国历史两门学科里任选一门作为中学时代的必修课。

这个方案今后施行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人们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英语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来讲,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学习英语的时间至少14年,但是工作之后,平均来看,人们使用到英语的地方真的不多,这还不考虑如今各种翻译工具的普及,用网友的话来说是“学习英语的性价比”很低。

历史是一面镜子,特别是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史。如果将学英语的时间挪出一点给到中国历史,中国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文化价值观、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难道不会有些许的提升么?

重新再看梅贻琦先生的那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全民族如果想要具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大学则必然首先要具备文化自觉与自信。而大学如果想要具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要求每个师生要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而一旦大学生成为了民族主流文化导向的坚定支持者,那梅贻琦先生的那句话就可以延伸拓展为:大师强,则大学强;大学生强,则大国昌运也。

参考文献:张志娟 秦东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途径研究》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