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竞争激烈的市场,为什么企业文化越来越重要?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月月 · 主播丨啄二少

在今天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企业文化就如同为一架冰冷的机械注入灵魂一般,给整个企业提供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套默认的规则和集体默契,使企业员工适应组织的生活方式,对待事业拥有正确的思考方式。换句话来说,企业文化就是全员的行为共识。 

01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强大的企业文化,甚至可以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

举个例子,苹果公司的商标是一个被咬一口的苹果,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伊甸园中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的行为,生动地表现了苹果公司特立独行、敢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当然,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商标上,也体现在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就拿营销来说,在乔布斯看来,营销讲的是价值观。乔布斯曾说:“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想让人们铭记我们什么,就必须非常清楚地把它表达出来。而苹果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我们坚信有激情的人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基于这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苹果营销的核心主题就是“Think Different”(不同凡响)。而由这个核心主题,苹果公司设计了一系列的品牌广告。其中最著名的是《Think Different》广告。

广告用黑白片的方式,展示了历史上出现的各种“Think Different”的人,比如爱因斯坦、马丁路德、甘地等等,这些人改变了世界,推动了人类向前发展。而这则广告,不仅很好地诠释了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更让世界记住了苹果这个不同凡响的品牌。

再让我们反观市场上各种低端品牌的营销术:不是以低俗博取顾客眼球,就是虚假广告疯狂忽悠,这样的营销术所展现出的,不仅是企业的品味低下,更是企业文化的乏善可陈。而这样的企业,又怎么可能走得长久呢?

02

建设企业文化,需要明确四件事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如同一盘散沙,遇到一点风浪,就会一击即溃。既然企业文化如此重要,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当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呢?

在我看来,在建设企业文化之前,企业领导者必须先明确四件事:

  • 企业文化是把双刃剑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多次提到:“企业文化是把双刃剑”。在他看来,海尔原来的企业文化是强调执行力。而现在的海尔不再是一个强执行力的组织,而变成一个创业的平台。但员工的观念非常难转过来。因此,本来是对海尔很好的企业文化,现在可能阻碍海尔前进,阻碍海尔变化。

无独有偶。雅虎也是企业文化的受害者。杨致远把雅虎视作亲儿子,为了保持其独立性不惜代价,包括放弃微软的巨额收购邀约。但过往的企业文化以及不适合雅虎的发展,因此后来的雅虎只能听任政府工作组和破产法院这些外部力量来完成革新。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在吸引人才、团结员工、提高凝聚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用“思变”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主动革新。

  • 企业文化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只是流于表面,如体现在口号、标语、规章制度中,却没有落地生根。然而,如果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心,那么再好的企业文化,也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举个例子,京博公司为了让员工更好的践行企业文化,专门设立了品牌分制度,通过品牌分制度来建立员工行为和公司文化之间的联系。

所谓品牌分,就是根据员工行为对品牌的贡献进行加减,在整个团队中明确公司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从而纠正员工的行为。员工所做出的业绩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方式来体现,而员工的价值和尊重感通过品牌分的方式体现。

京博企业就是通过制度的确立,提高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将企业文化落到了实处。

  • 建设企业文化,不可操之过急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业务数字上,这就是所谓的“以文化促业务”。但我们也必须成人,企业文化的功效有一个滞后的效应,很难做到立竿见影。

因此,领导者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精神,不能只看短期数字,而要看长期数字。哪怕短期数字往积极的方向发展,也不能盲目地认定,这就是企业文化带来的结果。

因此,在评价企业文化的作用时,我们不能只看业绩,而应该看人心、看士气、看团队实际精神状态如何,看品牌人气如何,看客户对品牌的印象如何等等。只有做到客观、全面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 建设企业文化,需要结合国情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是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企业也应该充分考虑国情。盲目地引用外国企业的文化,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的后果。

举个例子,日本是一个民族单一、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日本社会传统的“集团志向性”非常强。再加上日本的耕地面积小,资源匮乏,所以日本民族有很强的危机意识。

他们共同认识到,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竞争,才会有出路。所以,很多日本企业都会形成“人和”的企业文化,通过这一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让员工自觉为企业尽职尽责。

03

以优秀传统文化,铸强企业文化之魂

既然企业文化需要结合国情,那么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为建设企业文化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就拿儒家思想来说,作为传统的正统文化,它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中,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举个例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而“仁”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以人为本。企业要想发展,关键要靠人。而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须留住人心。

不得不说,儒家思想的仁义思想,很好地缓解了机械文明的冰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企业管理注入了温情。例如,格力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人为本,打造幸福企业。为了践行这一文化,董明珠做出了“格力人一人一房”的承诺。

再举个例子,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思想,告诫人们做事要适度原则。而适度原则,也可以成为企业文化之一。就拿管理者的用权来说,有智慧的管理者不会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而是懂得适度放权,调节好抓权和放权的关系,让企业向整体目标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能够帮助企业铸造企业文化之魂,展现企业别样之风采。

04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正如任正非所言,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有文化的品牌行之久远,没有文化的品牌,难入人心。

其实,企业文化并不在远方,它就藏在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营销与品牌、环境与形象中,就藏在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里。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会只依赖业绩成功,而一定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成功。

在今天这个时代,只有能建立优秀企业文化,并真正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让世界记住它的名字。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