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对“管理”误解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大胯 · 主播丨黑小夜

内观己心

如果一个人对于“某个概念”没有清晰、准确、正确的理解,那么在和这个概念有关的事情上,他就没有办法清晰、准确、正确地思考。

进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因为不理解,所以思考模糊,出现问题的时候,选择和判断的依据就会缺失,进而做出错误的行动。

对于个人来讲,会影响个人生活;对于管理者来讲,会决定企业存亡。

“管理”就是这样一个常常被人们误解的“概念”。

外察世界

比如,很多企业都会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总有一小部分员工爱挑毛病、明里暗里和管理者对着干,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总有不同意见,却很少反思自己。

还有不少员工虽然不太发表意见,也蒙着头做事情,但有效的工作产出很低。 

 ……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的企业中,仅有很少一部分的员工能够达到正常的绩效水平。这是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然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时,不少管理者总会习惯性地认为是“员工能力问题”。其实,员工的绩效是由管理者决定的。

一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对“管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让管理行为卓有成效,员工才能取得满意的绩效;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更能在此基础之上,让员工胜任那些原本不能胜任的工作,或让组织在投入相同资源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产出。

一个管理者的“管理观”决定了他会进行怎样的管理行为。清晰的管理观才会产生清晰的管理行为,从而制定出合适的管理标准。

一个清晰的管理观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 管理是什么?

· 管理对什么负责?

· 管理为谁服务?

对管理的误解,也往往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1. 管理是什么?

管理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分配机制,目的就是将“责、权、利”合理地分配下去。问题在于如何才算“合理的”分配机制?

关键在于将责任、权力和利益等分,形成“责、权、利等边三角形”。

换句话说,首先,管理者是否将“责、权、利”三者都分配了下去?其次,每个岗位上的责任、权力和利益三者是否一一对等?

比如,很多经验不足的新进管理者常常会把“权和利”留在手中不分配,而仅仅把责任分配了下去;好一点的管理者会把“权”留在手中,把“责和利”分配下去……

比如,如果某公司一线员工完成绩效的责任最大,那么权力和利益就应该给到一线员工。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一线员工累死累活,成了功劳归领导,败了黑锅自己背”。

这都是对于管理本质的误解。有经验的管理者会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在享有权力的同时,要肩负同样的责任,只有履行了责任,才能享受相应的利益。离开了责任,权力就会落空,利益也会丧失。

2.管理对什么负责?

对于管理者来讲,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绩效依赖于许多人,而他必须对这些人的工作绩效负责。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和下属)发挥长处并避开他们的短处。

这里经常产生的问题在于:很多人常常将“管理者”和“领导者”混淆,身兼二职的人又常常把“管理”和“领导”混淆。

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有很多“管理者”其实在做“领导者”的工作(关注成长和未来),很多“领导者”却做着“管理者”的工作(关注绩效和当前),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讲,管理只对绩效负责。而一家企业产生绩效的关键因素在于以下三点:

· 解决问题

· 保持稳定

· 贯彻并执行企业的制度和规范

在此基础之上,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管理行为,都可以称为是有效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绩效,就是对管理资源的浪费。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能破除管理活动中的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我虽然没有功劳,但我也有苦劳。

在管理中,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讲苦劳是对管理的第一浪费。

误区二:强调“态度”多于“能力”

不少企业的考核机制中,考核“态度”的部分要多于考核“能力”的部分,企业员工常常会呈现出疲劳、磨洋工的状态。尤其是有能力的员工的潜力难以得到发挥,他们的离职率也会变高。

直接产生绩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态度”。谁产生绩效,谁就更有价值。只有“态度”,没有“能力”,属于“假勤奋”。只有当“态度”转化为“能力”,才有价值。

3.管理为谁服务?

领导学之父华伦·班尼斯曾说过:“管理”是把事情做对,而“经营”是做对的事情。

换句话说,“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

“经营”就像是在“找方向”,而“管理”就是在划定的方向上“稳健快速地奔跑”。

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曾指出: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这句话其实有两个关键:首先,具体的“管理模式”一定是由“经营方向”决定的。

比如:

经营方向如果是“薄利多销”,对应的管理模式就应该是“规模化和成本管理”。

经营方向如果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对应的管理模式就应该是“品质与品牌管理”。

经营方向如果是“定制化”,对应的管理模式就应该是“柔性化管理”。

经营方向如果是“服务化”,对应的管理模式就应该是“流程化管理”。

……

其次,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能超过“经营水平”。

我们可能见到过这样一种企业,它的管理制度很健全、企业文化也不错、人才资源很丰富,但是企业就是不景气。

这就是企业的“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的典型,这意味着企业暂时还没有弄清楚“正确的方向”在哪里,“奔跑的速度(管理水平)”再快,只会离失败越来越近,离成功越来越远。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需要明确的是:当一个人加入到组织中,负责带领他人完成一个组织目标的时候,他就是一名“管理者”。

他有“权力”去要求他人完成特定的工作,同样他也有与这“权力”对等的“责任”和“利益”。

不过,几乎每一位管理者都会遇到“瓶颈”——随着公司的业务拓展,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对于业绩的评价与考核也会越来越困难。仅仅靠“管理者”这个“岗位”的“责、权、利”是无法高效实现组织目标的。

但不管对于管理者个人还是组织来讲,这都是个“好消息”。因为关于“领导力”的研究和教育培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一旦管理者被组织要求可以超越岗位权力,开发他的影响力,也就意味着这名管理者是合格的。此时,他需要的是在做好“管理者”这个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去学习、练习,超越自己,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做好准备。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