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病“词穷”?知道这 3 点,让医生快速懂你

 唯小骨 2021-04-07

打电话向医生朋友咨询时,通过互联网向医生进行线上求助时,往往会比较尴尬,你会突然发现,你竟然不怎么会描述自己的身体,或者你所表达的内容让医生很难理解,这种“词穷”感让人抓狂。

有效的沟通的前提是在同一频道,首先我们看看医生是个啥频道!对于人体结构及方位的描述,他们使用的是标准用语,那就是解剖学的方位术语。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学会它!

在了解身体部位和方位描述前,我们先得统一身体姿势,未来所有的描述都是在这个特定的姿势下讲的。

一、解剖学姿势

这是一个解剖学的术语,它将人体置于一个全球统一的姿势,这样以方便交流,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医生讨论人体方位是都相对于这个标准姿势而言的。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注意,不是贴紧躯干!)掌心向前(重点!!)。

所有医生描述人体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即使您是平躺,坐立,或只是身体的一个局部,仍应按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进行描述。

二、方位术语

心中有了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再来了解表示身体局部方位的术语。注意:一切方位词的使用都必须按照标准解剖学姿势。

“上”和“下”

按照标准解剖学姿势,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前”和“后”

又称“腹侧”和“背侧”,近肚皮为前,近后背为后。

“浅”和“深”

这俩词儿是描述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术语,近皮肤者为浅,远离皮肤而靠近人体内部中心为深。

“近”和“远”

这是描述四肢的局部时经常使用的词,距四肢根部近者为“近”,反之为“远”。

“内侧”和“外侧”

它们的作用是描述与人体中轴面(解剖学中称此为正中矢状面)相对远近的关系。如肩部位于胸部的外侧、眼睛靠近鼻子的部分可以称为“内侧眼角”。

这里有个特殊情况,在四肢,由于前臂由尺骨、桡骨组成,小腿由胫骨、腓骨组成。尺骨、胫骨在内侧,桡骨、腓骨在外侧。所以在前臂和小腿的部位描述中,内侧和外侧分别可称为尺侧和桡侧及胫侧和腓侧。

“内”和“外”

一定得注意,“内外”和“内侧外侧”是有区别的,“内外”是描述空腔器官位置关系的名词,近内腔者为内,反之为外。吃到嘴里的叫“口腔内”,盘子里的叫“口腔外”!

另外,由于肢体类似圆柱体,所以仅仅使用前后及内外侧的描述往往是不够的,遇到肢体过渡区域的伤痛,除了前后内外侧可能还需要加入过渡区的方位描述,如前内侧,前外侧,后内侧,后外侧等。

学到了身体整体观的描述后,我们再来看看身体的分区和常用的部位名称。

三、身体分区

为了便于描述,通常身体可分为10个大体区段,分别是:头部(包括颅和面)、颈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和左右上肢,左右下肢。如图所示:

四肢也有如下分区:

上肢由上到下分别是肩、臂、肘、前臂、腕部和手部。

下肢由上到下分别是臀部、股部(俗话讲大腿)、膝部、胫部(俗称小腿)、踝部、足部。

有时候我们需要描述一些过渡区域,这些地方又该怎么说呢?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项背部、胸腰部、腰骶部、头面部、颈胸部、肩背部等。

四、应用示例

学完这么多干货,我们通过一些示例来继续熟悉熟悉吧!

示例(一)

如图,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坐骨神经疼痛。那我们该怎么描述呢?首先是腰骶部疼痛,然后是向描述放射性疼痛的范围。相对专业一些的说法应该是:腰骶部疼痛向右臀及右下肢后外侧放射。

示例(二)

如图,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俗称“老寒腿”,这种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可是多发病,那我们应该怎么描述呢?

首先我们应该告诉医生自己的疼痛部位,如左侧膝部疼痛,然后可以进一步说明更具体的部位,左膝部疼痛以膝关节内侧更为剧烈。若合并有腘窝囊肿,可以描述为膝部后面或腘窝部有包块。

示例(三)

如图,踝关节内翻扭伤后,患部这样描述:外踝部疼痛肿胀伴足背前外侧疼痛青紫。

当然,人体部位的描述其实是一件挺专业的事情,有些特殊情况则需要更为丰富术语支持,我们自然不能要求您多么专业,但如果您掌握了以上知识内容,以后和医生沟通起来最少不会如以前那样言不达意了!


好了,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一下今天学过的重点吧!

  • 标准解剖学姿势中上肢下垂别贴紧,掌心向前不要忘!

  • 方位术语:“上下”“前后”“内侧外侧”“浅深”“近远”“内外”

  • 注意:仔细区分“内侧外侧”与“内外”的概念,莫混淆;切方位词的使用都必须按照标准解剖学姿势

  • 身体的10个重要分区: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和左右上肢,左右下肢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吧,以后我还会陆续为您撰写更多的医学话题。多关注医学知识,多了解自己的身体,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健康!

如有骨科相关问题

点击下方即可「在线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