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秋北疆行之十五:松花江畔的城市

 江山携手 2021-04-0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图在松花江上      下图  抗洪纪念碑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哈尔滨最美丽的地方,大概要算松花江畔了。秋日的松花江,广阔而浩淼,江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静静地流淌着,显得格外浩浩荡荡。江的南金秋北疆行之十五:松花江畔的城市

岸,人们在鲜花簇拥的抗洪纪念碑周围散步、游览、拍照。这一切,是那样的安祥。

     江的北岸,是著名的太阳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首描述男女青年结伴在太阳岛上郊游、钓鱼、野餐美好情景的歌曲《太阳岛上》,风靡神州。一时间,让大江南北的男女老少都知道哈尔滨有个世外桃源般的太阳岛。

     宽阔的松花江赐予太阳岛得天独厚的条件,碧水环绕的小岛,绿树苍金秋北疆行之十五:松花江畔的城市

翠。那怕是秋天,仍然郁郁葱葱,各种造型独特、风格各异的别墅掩映其中。一对新人,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正兴致勃勃地拍婚纱照。一群俄罗斯姑娘在一架石雕钢琴前,摆POSE,拍照片,尽情享受哈尔滨秋天的和煦阳光。

看过粉饰一新的中央大街老房子后,我们就直奔道外区的南勋街和靖宇街,来看看据说也保存得相当完好老房金秋北疆行之十五:松花江畔的城市

子。在这里,我看到老房子临街的一面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而背面的空间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搞笑得狠,看来做表面文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样的老房子在这几条街周围,比比皆是。可也别小瞧了这些老房子,虽然有些破旧,平民味却很浓。

     说哈尔滨的洋味很浓,当然不光是指建筑,生活、饮食、语言也如此,最常见的是哈尔滨人把面包叫“列巴”(随俄国人),如同香港人把金秋北疆行之十五:松花江畔的城市

球叫“波”一样(随英国人)。朱自清前辈早年间也到过哈尔滨,他说这儿“纯粹不是中国味儿,街上满眼都是俄国人,走着的,坐着的,女人比哪儿似乎都要多些……”(上篇说过原因)。

     许多年以后,洋人们陆陆续续离开了这里,教堂的悠扬钟声也也随之而逐渐消失了。在不经意流淌过去的光阴中,那些充满洋味的建筑物也渐渐老矣。今天,走在这座城市大街上的,已不再是那些外国流亡者了,而是这座城市新一代的主人,将来,他们也许会创造这座城市的另一种格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太阳岛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世纪初在太阳岛上野餐的俄国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今天的俄罗斯姑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秋日戏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俄国姑娘正冲着我笑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看看老前辈生活过的地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幸福的新郎和新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亲一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江上钓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道外区靖宇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巴洛克式建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巴洛克建筑背后的空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和老婆年龄一样大的商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平民的生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保护良好的老房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老房子比比皆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本篇完   下篇之十六)

一.一个阶级的消失点开此文内有精彩博文(随感杂谈     共九篇)

二.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三.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