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秋北疆行之十八:走进浴火重生的漠河

 江山携手 2021-04-0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图 西山北极星     下图 漠河晨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如果不是1987年5月6 那场烧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许绝大多数国人都不会注意到,中国最北边有一个几乎被一场大火烧光金秋北疆行之十八:走进浴火重生的漠河

了,叫漠河的小县城。而后来真正让人惦记的,是近几年旅游热兴起后,漠河县的那个北极村。

    从北极村返回漠河后,在县城里住了一晚,看来这一晚还是值得住的。

    九月十六日(即次日),天气晴好,清晨五点,我就起身出门了。漠河真冷,虽然入秋不久,我把所有随身携带可以在深圳过冬的衣服全穿在身上,仍然感到寒气逼人。据天气预报称,当地夜间为摄氏零下五度。在路金秋北疆行之十八:走进浴火重生的漠河

边,你可以看见小草都结了一层白呼呼的冻霜。

    当我五点多钟爬上西山时,太阳己经从云层中射出了桔红色的光芒,漠河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西山公园那座直指云天的北极星雕塑,正是灾后重建的北极漠河的象征。人们在广场四周晨练,一个老人正轻松地溜着滑轮,一切都显得那样安宁。

    街道很整洁,和所有沿黑龙江的边境城市一样,房屋大都是欧陆式建金秋北疆行之十八:走进浴火重生的漠河

筑。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已经很难找到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毁灭家园的森林大火的痕迹了。

    市中心有一个松苑公园,这是当地政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市时,保留下来的一片原始松林。可奇怪的是,八七年的大火烧光漠河时,居然没有烧掉这片森林,事后人们归纳成了火魔的“四不烧”,松苑公园就列入了火魔不敢烧金秋北疆行之十八:走进浴火重生的漠河

之一,可把这片林子给传神了。

    清冽的大林河在县城边缓缓流过,这条河可以称得上漠河人的救命河。大火发生时,不少人就是因为跳进了当时仍然冰冷刺骨的河水中,避过火头,躲过一劫。

    今天的漠河显得格外宁静安祥。想当年,正是人们从灾后重建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才有了现在欣欣向上的新漠河。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但愿不要忘记过去的灾难才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山上看漠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最北的电讯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下图 西山民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晨练的人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下图 漠河主街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北极星雕塑是漠河县的标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火魔不敢烧的林苑公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大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今日漠河街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下图 欧陆式建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和西山居民聊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马车搬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路边菜市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下图 静静的大林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