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操作:日线--日线中继--中继参考位置--决定中继级别

 巨空龙成长确定 2021-04-07

21年6月9日,刘庆峰发布了科大讯飞 22 周年员工信,他在信中写道,科大讯飞在年初提出了“十亿用户、千亿收入、万亿生态”的十四五奋斗目标,其中系统性创新和战略根据地是未来五年最重要的成长路径,也是支撑业绩高速增长最核心的两个引擎。

从业务布局来看,科大讯飞的消费者业务稳步增长,B端软件完成率同比超90%、C端软件同比超52%,C端硬件618开门红销售额同比上涨108%。教育业务和智慧医疗也在疫情中实现逆势增长,其中“因材施教”项目捷报频传,在郑州和武汉落了地,业务增长约70%以上。同时,“智医助理”项目也从安徽走向全国,服务覆盖1亿多居民及超过3.8万基层医生。

“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特别强调要用科学精神穿透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减少不必要的焦虑,保持长期战略定力。”刘庆峰强调道,“人工智能正承担着重塑全球产业链竞争格局的重任,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面向人工智能的大未来,我们处于千载难逢的窗口期,站在前所未有的舞台上。”

以创造价值为标准

近期,科大讯飞依托AI能力重点布局校内教育赛道俘获众多利好。

“现在很多家长在小学甚至学前教育就开始焦虑孩子的成绩。事实上,除了成绩,教育还要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身体素质。”刘庆峰表示。

而科大讯飞的“因材施教”项目就是在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价值,辅助师生回归学校,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教学,释放孩子的时间。2021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区域因材施教”业务增长约70%以上;学习机业务增长约200%,新品学习机也将于7月发布。

具体来看,科大讯飞智慧课堂产品截至2020年底共覆盖34个省份,3万多所学校,服务教师85余万名,服务学生120余万名,帮助教师授课900余万次,备课1800余万次,帮助老师备课时间平均减少56%,批改作业时间平均减少45%,课堂效率提升了28%。

在刘庆峰看来,科大讯飞智慧教育能否满足教育价值创造的本质,关键要看能否在校园主阵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师生减负。这一能否满足价值创造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医疗,要看它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能否做到顶上扛上。

而在此次广州这波疫情中,科大讯飞的疫情智慧防控多点触发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南沙区一宣布加强管控,对南沙的5464名“重点排查人群”进行摸排,只花了1个小时呼叫,就马上筛查出853人在过去15天内去过疫情的中高风险地区、110人没有做过核酸,通过这些维度生成统计报告。

与此同时,在教育和医疗赛道上科大讯飞已逐步拥有完善的根据地建设,比如科大讯飞智学网,目前已应用于全国27000余所学校,服务师生超过4500万,年记录350亿条过程化学习数据,生成各类数据分析报告逾千万份,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帮助学校提升备、教、改、辅、研、管的精准性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走出舒适区

毋庸置疑的是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1人工智能分类排行》,科大讯飞在语义理解与分析、语音识别类目上均是位列第一,而在人工智能算法上,仅次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位列第四。

从合成到识别,到语义理解;从中文到英文,再到多语种;从语音到图像;从感知到认知;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等一个个的难点突破。“单点技术持续突破,这已成为讯飞的习惯,但单点技术门槛总是会被后来者逐渐赶超,固守一个单一技术必然会流于平庸,进入技术和应用的红海。”在刘庆峰看来,用科学精神辩证看问题就不会短期焦虑。

6月3日,在安徽省政府组织召开的专题会上王清宪省长明确指出,要发挥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技术领先优势,加快打造以智能语音为特色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此前,5月,科大讯飞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由长三角三省一市经信部门、工商联及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指导,目前,联盟成员已经扩容至60家单位。

但与此同时,“外部有些声音说语音技术的门槛在不断拉低,我们有的小伙伴就有些焦虑”,刘庆峰在信中对目前团队中存在的焦虑直言不讳,“我们想走向更大的舞台,就是要做那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逼自己不断往前突破的事情。走出舒适区,是风险防范,更是发展需要和用人工智能建设世界的渴望。”

为此,在业务上,科大讯飞也是多元布局结合纵向深入发展,例如在汽车场景的落地,不只满足于在汽车语音套件市场占据超60%的市场份额,而是和很多车企达成深度合作,自我突破进军自动驾驶领域。

据悉,在车载领域,科大讯飞不仅研发了行业首个视觉语音双模感知技术产品,还开发了整车音效产品解决方案。目前,科大讯飞还与广汽、长安、江铃、江淮等车企也在探讨多方面的合作。据科大讯飞2020年报显示,全年汽车智能网联相关业务营收有3.24亿元人民币,在营收中占比为2.48%,虽占比不大,但已有所收获。

“我们既要在一个又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开辟阵地、不断在技术的无人区探索,更要通过系统性创新形成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在战略根据地上达成整体创新,形成我们自己的行业品牌。”刘庆峰展望道。21.6.10-----------------------------------------------------------------------------------------------------------------------------------------------------------------------------------------------------------------------------------------------------------------------------------------------------------------------------------------------------------------------------------------------------------------------------------------------------------------------------------------------------------------------------------------------------------------微软将以每股56美元的价格收购人工智能和语音技术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将以197亿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收购Nuance Communications

-方面吊打纽昂斯的科大讯飞尽然三年零涨幅,就算去年和年初的A股报团牛,讯飞涨幅也大幅落后于绝大部分行业龙头,就是这么不受国内资金待见。----------------------------------讯飞在2020年三季度发布了激励计划,以2019年为基数到2022年目标营收增长不低于75%,也就是175个亿左右,但随后又喊出2025年营收千亿的目标---------------------------------

据科大披露的数据,蚌埠市区域因材施教解决方案中标以来,教师的备课效率提升了11.2%、批阅负担降低了16.8%,减负增效效果显著。此外,AI+教育的推广也有望实现因材施教,通过AI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生成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与课程,并以此进行有针对的辅导与学习,能够最大程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

  智慧教育产品矩阵渐趋完善,因材施教解决方案规模化复制加速。公司近年积极推进智慧教育业务的发展,智教业务2017-2020年收入的复合增速高达44.93%,占公司收入的比重从17年的25.53%提升至30.86%,逐渐步入收获期。公司智慧教育产品实现教学、学生学习、考试、学校管理以及区域综合教育资源平台等全场景覆盖。公司2019年底相继中标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因材施教”项目、以及安徽省蚌埠市智慧学校建设项目,助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蚌埠项目中标以来,师生的工作/学习效率均获得了明显提升,并获得了教育部授予的202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标杆项目成果显著。随着标杆项目效果逐渐受市场认可,公司区域因材施教解决方案开始进入到加速渗透阶段,2020年公司陆续中标安徽省内的六安、芜湖市芜湖县、旌德县,省外的昆明市五华区、新疆皮山县、江苏丰县等地的智慧教育项目,公司全年实现中标合同额52.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6%,预计后续渗透有望进一步加快。

-------------------------------------------------------------------------------------------------------------------------------------------------------------------------------------------------------------------------------------------------------------------------------------------------------------------------------------------------------------------------------------------------------------------------------------------------------------------------------------------------------------------------------------------------------------------------------------------------------------------------------------------------------------------------------------------------------------------人工智能2019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50亿元,预计2021年达到1120亿元,2017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45%。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结构:视觉行业占比37、语音占比22%、自然语言处理占比16%、基础算法平台14%、芯片占比11%

国内人工智能行业主要分为平台型科技公司(华为、阿里、腾讯、百度)、技术型科技企业(寒武纪、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以及智能化转型的硬件厂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三大类。作为一个后来者,旷世科技与海康威视、大华等安防巨头争夺项目的难度可想而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