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220)不能忘乎所以

 刘安伦先生 2021-04-07

读通鉴(220)不能忘乎所以

孝献皇帝庚

建安十一年丙戌,公元206

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

曹操亲自领兵攻击高幹,留其世子曹丕守邺城,让别驾从事崔琰当其师傅。曹操围壶关,三月,壶关投降。高幹自已逃入匈奴求救,单于不接受。高幹单独与数骑逃亡,想要南奔荆州,上洛都尉王琰抓捕高幹并将其斩杀,并州全部平定。

曹操使陈郡人梁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这时荒乱之余,胡、狄雄张,吏民逃亡叛出加入胡人部落,兵家拥众,各为寇害。梁习到官,诱喻招纳,皆礼如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这些人到幕府;豪右全都用尽,次发诸丁强以为雇佣军;又借着大军出征,下令诸将分清勇力作出排列。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出邺城凡数万口;其不从听命的,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单于恭顺,名王稽颡,服事供职,同于偏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如梁习的。梁习于是贡达名士,避地州界者河内常林、杨俊、王象、荀纬及太原人王凌之徒,曹操全部任命县长,后面皆显名于当世。

注:梁习在任上做了很多事,治理的实践没有留下一条条可为后人拿来用的理论,为什么要写梁习呢,因为后面有仲长统的治理观点,需要前面有一个人实践成功的案例,史家却不能将这个案例再理论化,孔子写《春秋》,之后《论语》问世,论语就是历史的总结,是理论化到可操作的东西,通鉴的办法是找一个当世的人提出观点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当初,山阳人仲长统游学至并州,去见高幹,高幹善遇他,访以世事。仲长统对高幹说:"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啊。"高幹雅自多,对仲长统的言论很不高兴,仲长统地是离去。高幹死,荀彧举仲长统为尚书郎。著论说《昌言》,其言治乱,大略说:

"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无天下之分,故战争者竞起焉。角智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复伉,势不足复校,乃始羁首系颈,就我之衔绁耳。及继体之时,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志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周、孔数千无所复角其圣,贲、育百万无所复奋其勇矣。彼后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荒废庶政,弃忘人物。信任亲爱者,尽佞谄容说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斫生民之骨髓,怨毒无聊,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冠雠也。至于运徙势去,犹不觉悟者,岂非富贵生不仁,沉溺致愚疾邪!存亡以之失代,治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

注:仲长统写这种东西,就是媚主枉上,给曹操夺权制造声势,这是一种洗脑性的文章,就像今天很多鸡汤文,没有任何实际的用处,却让人潜移默化地认可了一些荒谬的理论,或者觉得民主很好,觉得法制牛逼等等。仲长统这种人和梁习相比就是一个靠实干,一个靠吹牛逼,各有所长,都用在实处,曹操这类需要仲长统,而老百姓需要梁习。

秋,七月,武威太守张猛杀雍州刺史邯郸商;州兵征讨诛杀。张猛,张奂之子。

八月,曹操向东征讨海贼管承,至淳于,派遣大将乐进、李典击破之,管承逃走入海岛。

昌豨再次背叛,曹操派遣于禁征讨斩杀。

这一年,立前任琅邪王刘容的儿子刘熙为琅邪王。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阴、平原八国皆除

乌桓乘天下乱,略有汉民十余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袁姓家人的生的女儿为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些豪杰。辽西乌桓蹋顿最强,为袁绍所厚待,故袁尚兄弟逃归他,数次入塞为寇,想助袁尚收复故地。曹操将攻击他,凿平虏渠、泉州渠以通粮运。

孙权击山贼麻、保二屯,平之。

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207

春,二月,曹操自淳于还邺城。丁酉,曹操奏封大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因表万岁亭侯荀彧功状;三月,增封荀彧千户。又欲授以三公,荀彧使荀攸深自陈让,至于十数,才停止。

注:荀家想要什么?曹操心里没有底,而荀氏大族,出来的两个都是张良陈平式的人才,曹操想要封赏他们,实质上也是一种过招,彼此想要知道对方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皆说:"袁尚只不过是一个亡虏,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袁尚所用!如今深入彼地征伐,刘备必劝说刘表以袭许县,万一为变,事不可悔。"

郭嘉说:"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攻击,可让其破灭。而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袁尚兄弟生存。如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凯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刘表只不过是一个坐谈客,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刘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患。"曹操听从之。

行至易,郭嘉说:"兵贵神速。如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而且彼听闻之,必做防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当初,袁绍数次遣使召田畴于无终,又即绶将军印,使其安辑所统,田畴皆拒绝。等操平定冀州,河间人邢颙对田畴说:"黄巾起来,二十余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如今听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乱极则平,请以身先。"于是整装还乡里。

田畴说:"邢颙,天民之先觉者。"

曹操任命邢颙为冀州从事。田畴不满乌桓人多杀其本郡冠盖,心里也想征讨而力未能。曹操遣使召田畴,田畴戒其门下抓紧做准备随其应征。门人说:"当初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如今曹公的使者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

田畴笑着说:"此非君所识。"遂随使者到军,拜为蓚县令,随军次无终。

注:搞治理,宽还是严这是因时而定的,袁绍治理务宽,对于州内这些异类是能容忍的,曹操则相反,田畴这种能力不错的,招不到,可能就会杀掉,田畴对天下人心看得透,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要维护所谓的个性而让跟着自己的那些百姓受苦难,自然会应召,曹操是不是比袁绍就要厉害,目前看不出。

这时正值夏季水雨天气,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曹操忧患之,以问田畴。田畴说:"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很久了。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一共有二百多年,而尚有小路径可通。如今虏将以大军阻挡在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突然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擒。"

曹操说:"善!"于是引军还,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说:"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等秋冬,再复进军"。虏候骑见到后,诚以为大军离去。

曹操令田畴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步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才得知。袁尚、袁熙与蹋顿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领数万骑兵逆击曹军。

八月,曹操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曹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曹操登高,望见虏阵不整,于是纵兵攻击,命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与袁尚、袁熙奔逃辽东太守公孙康,其众尚有教千骑。有人劝曹操不如乘势一起攻击,曹操说:"我方使公孙康斩送袁尚、袁熙的人头,不烦动兵。"

九月,再操引兵自柳城还。公孙康想要取袁尚、袁熙以为功,于是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袁尚、袁熙入,未及坐,公孙康叱伏兵出而擒袁家兄弟,于是斩杀袁尚、袁熙,并速仆丸的人头送给曹操。诸将有人问曹操:"公还而公孙康斩袁尚、袁熙,为何呢?"

曹操说:"彼一向畏袁尚、袁熙,我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所然。"曹操枭袁尚首级,下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

牵招独自设祭悲哭,曹操认为其有义,举为茂才。这时天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方得水。既还,科问之前劝谏的人,众人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曹操皆厚赏他们,说:"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劝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注:曹操作战胜利后,回来赏劝谏的人,这也是拿袁绍来消费,袁绍打仗回去是杀了不少劝谏的人。

冬,十月,辛卯,有星孛于鹑尾。

乙巳,黄巾杀济南王刘赟。

十一月,曹操至易水,乌桓单于代郡普富卢、上郡那楼皆来祝贺。大军还,论功行赏,以五百户封田畴为亭侯。田畴说:"我始为刘公报仇,率众遁逃,志义不立,反以为利,非本人心志。"固让不受。曹操知其至心,许而不夺。

注:曹操是个敢于涉险的创业者,东征西讨的过程中,也算是九死一生,他感叹自己命运好,遇到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险情,都过来了。这种冒险精神和刘表等刘氏后人相比,就看出巨大的差距。而且曹操特别注重选才用人。

我们一生都会遇到很多的事,侥幸成功,却并不是常态,不能把一次成功就当成次次都会这样。好运气来了,抓到了,要庆幸,不能忘乎所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