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劳伦斯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第二届大陆会议的第三任主席,但他在卸任主席职务后作为驻欧大使出使荷兰时却被大英帝国的舰队俘虏,并被关押在英国皇家监狱伦敦塔中,直到约克镇战役后与被俘的英军副司令康华利将军交换才得以出狱,并在随后担任巴黎谈判的美方代表之一。 但随后不久,亨利·劳伦斯最深爱的长子、大陆军上校——约翰·劳伦斯就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城外与英军的零星冲突中战死沙场,成为了一名为了国家独立而献身的烈士。 虽然约克镇战役后英美双方的冲突很少,但是这场战斗却不是最后一场战斗,由于缺少兵力,格林将军无力攻占重兵把守且城防坚固的查尔斯顿。因此他只能在外围进行骚扰作战,希望通过长期的围困和不断打击出城征集粮草的英军来迫使他们投降。就在这不断地袭击和反袭击过程中,1782年11月14日,独立战争的最后一场战斗打响了。 科斯丘斯科,这位格林在南方游击战时期九十六堡战役的指挥官,和威尔莫特上尉以及一位自称是从查尔斯顿城中逃出来的黑人一起商讨了一场伏击战,而正是这位黑人提供了英军即将出城征粮的消息,并给出了具体的行动路线。 独立战争中加入英军的黑人士兵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黑人主要是以奴隶的形式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即使有少量的自由黑人社会地位也是极其低下。而在英军方面,由于拉拢人心的需要,黑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知晓军事行动的地步。 我们不知道科斯丘斯科为什么会相信这名黑人的告密,只是对于我们来说,但凡是看过《水浒传》的朋友,肯定记得晁盖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有两位和尚偷偷来告诉他曾头市囤积粮草的地方,并自告奋勇地去带路,最后却陷入了曾头市的埋伏,晁盖也因此而身死。 但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人估计没有人读过《水浒传》,因此也不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阴谋。所以当科斯丘斯科和威尔莫特上尉带领士兵到达预定地点时,立即遭到埋伏英军的枪炮齐射,威尔莫特上尉身中四弹当场身亡,斯科丘科斯也因负伤而撤退。 《水浒传》中的托塔天王晁盖 威尔莫特因此成了独立战争中最后一个死在战场上的烈士。而在一百六十年以后,美国二战中的铁血将军巴顿说出了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战争中的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威尔莫特就是在立国之战的最后一仗中被打死的英雄。 就在一个月以后,1782年的12月14日,根据停战协议,英军就主动撤离了查尔斯顿和萨凡纳前往纽约,长达八年的独立战争终于全面停火。而美军则在英军撤离后进入了查尔斯顿,在撤离过程中,英军速度缓慢,并不停地抱怨美军把他们逼得太紧了,韦恩将军也善解人意地命令美军士兵们不要急着进城。 英军撤出查尔斯顿 但在纽约的英军则在第二年才撤离,不过这不要紧,战争毕竟已经结束了,人们从此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了。1783年4月11日,新一届的大陆会议颁布公告:“经美利坚合众国和大英帝国国王陛下一致同意,在海上和陆上,宣布停战。”大陆会议在4月15日批准停战的初步条款。当然,正式的条约要到9月3日才签署,但无论如何,结果都已经不会再改变,加入大陆军的士兵们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既然战争结束了,下一步就是要考虑军队的去留问题,毕竟当时的美国没有常备军,士兵们都是为了战争的需要从各州招募而来的。如今战争结束了,士兵们都要回到家乡,重新开始不一样的生活。 然而这些普通的士兵们却不知道,他们当初之所以拿起枪走进军营,为的是能够摆脱英帝国的压迫、能够充分地享有天赋人权,并为此有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和财产。如今大英帝国走了,崭新的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那么他们会得到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吗? 美国的独立是一场真正的革命 在接到大陆会议要求裁军的初步计划时,华盛顿说:“虽然没有人反对我们的裁军计划,但我还是为我们这么做的后果而担忧。士兵们在经过长期的战争以后已经变得一无所有,在走上社会后必将变得贫病交加,他们原本都拥有很多财产,但为了国家的独立而来到了军营。但是如今,我们国家给了他们什么样的回报?当国家面临绝望的时候是他们的抗争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可如今在他们的眼里,美国政府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政府.........”。 华盛顿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是有原因的。到1783年为止,大部分的大陆军士兵已经两年多没有得到任何军饷了,在约克镇战役前募集的资金也只是稳定了参加战斗的士兵们的士气,根本不够补发所有士兵的军饷。而在战争结束后,战死士兵的抚恤金和受伤、生病士兵的医疗金更是分文没有,这些人回家后根本无法自力更生和养活家庭。 ![]() ![]() 因此,早在约克镇战役结束后不久,1782年5月,华盛顿就收到了一封由曾任米夫林堡守备司令的刘易斯·尼古拉上校写来的信。在信中,尼古拉上校重点谈到了底层士兵们面临的困境并为他们呼吁。但尼古拉上校把这种状况归结为当前的国家政体,认为共和政体无法协调分配国家资产,建议美国采用英国式的君主政体,而这个君主将由立下大功且深受士兵拥护的华盛顿来担任。同时考虑到美国人民可能无法接受国王的称呼,所以他建议华盛顿采用一个专门的称呼并用来行使国王的权力。 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华盛顿认为这只是尼古拉上校个人的行为,便没有当回事,只是写了封回信好言相劝,同时告知以后莫要再提此事。 但尼古拉上校在接到华盛顿的回信后,却认为这只是华盛顿故作姿态,于是又写了一封激情洋溢的劝进信,更是在信中直截了当地声称底层士兵们大多数都会拥护这个决定。 伟大的“国王”华盛顿 ![]() ![]() 我们现在在谈到美国的这段历史时,都普遍认为当时的华盛顿并没有当国王的机会。因为当时的美国是建立在崇尚自由民主的精神之上的,无论是从《五月花号公约》还是到《独立宣言》,都没有诞生国王的土壤,因此无论如何华盛顿都不可能当上国王,即使他自己想当也没有这个机会。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站在后来者的位置上去假设过去的历史毫无意义,但我们还是要假设一下:华盛顿在当时到底有没有当上国王的机会和条件。 (本文为美国独立战争连载文章,欲知华盛顿到底有没有机会当上国王?敬请关注本账号,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详细分析。) |
|
来自: 小明zvizbsmat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