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句”联想

 青岛田骏 2021-04-08

   “碎片化”的“金句”之类,是众多意象的浓缩,又被抽离具体语境,而构造为一种语录体,格言。

   如果这类“金句”仍旧是康德式的那种多层复句的逻辑抽象论证句式,一定是失败的,它无法展示这种诗化的感性描述。

   金句是凝练的,它首先把理性逻辑置换为感性描述后,压缩为一种能够表达多元意义的聚合体,其意义往往是“义有多解”;

   金句是动态的。它悬置了描述过程的“静止平面”,将其“立体化”同时,使用大量动词驱动,将字符叙事,转化为类似图像运动,激发读者的“动感”;

   更重要的是,金句是以隐喻和换喻表述。这里的词语不单是修辞技术,而主要是一种思维模式。隐喻以其对喻体的“相似性”,营造出“陌生化”机制,是熟悉又疲倦的世俗气息荡然无存,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换喻在句段横向组合轴按照相近原则,把不可组合对象组合一起,让两者实现近似等值的“互译”,极大扩展“视界融合”…

      尼采所言“任何语言都是隐喻”。他的格言体就是“诗化哲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