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畅聊苏轼和郑板桥的诗词情怀,回望他们在潍坊度过的那段“旧时光”!

 风吟楼 2021-04-08
图片

图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苏轼开一代豪放词的宣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郑板桥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片赤诚之心。苏轼和郑板桥二人虽然相隔数百年,但都曾在潍县(现山东省潍坊市)做过官,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在这里,他们曾有过怎样的难忘经历?留下了哪些历史印迹?跟着书本,带你去《诗意潍坊》一探究竟!

图片
图片
图片

苏轼写词“豪言豪语”?字里行间透露“霸气”!


图片
图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诗词中的苏轼驰骋在猎场上,好似激情满怀的“热血少年”。他把无限的豪情都灌注在了这首词里,想象着自己威风凛凛的模样,将万水千山变作胸中丘壑,豪情万丈跃然于字里行间。

“老夫聊发少年狂”,自称“老夫”的苏轼在当时是多大年纪?


图片
图片
图片

“老夫”是年长者的自我谦称,苏轼在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其实只有四十岁左右。在今天看来四十多岁正值壮年,不算“老”,但是在古代,由于物质和医疗条件的限制,四十多岁已经算是年长,所以苏轼自称“老夫”并不是夸张,而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

郑板桥“退休”回乡有“排面”?猜猜他的“行李”都有啥?



图片
图片

郑板桥在潍县任职恰逢潍县遭遇饥荒,心系百姓的郑板桥开仓放赈,拯救黎民于水火,深受百姓爱戴。当他决定回乡时,几乎全城的百姓都自发来为他送行。他离开时,只有一头毛驴、两箱书籍和一袖清风。

“打卡”潍坊美食“朝天锅”!名字叫“锅”却不是火锅?


图片
图片
图片

“朝天锅”是潍坊的一道传统美食。相传是郑板桥体恤百姓冬季吃不上热食而想出的“便民快餐”。因其露天售卖,锅口直朝天空,故得名“朝天锅”。锅内煮着各色肉品和豆腐干等食材,人们围锅而坐,用烙饼配上锅中的各种食材,既美味又饱腹。


图片

让我们跟着“书本旅行团”一起,体会苏轼和郑板桥笔下的诗词意趣,开启这段《诗意潍坊》的旅行。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跟着书本去旅行》

《诗意潍坊》

播出时间:4月7日19:33、4月8日18:54

监制 / 田龙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于宛宁 潘宇 丛中笑(实习)李颜玉(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