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世而变 至强新征途

 CHIP中文版 2021-04-08
自从纯64位处理器安腾退役,至强处理器就成为英特尔处理器组合中重要的一环,并逐步根据应用领域,细分出至强W、至强E、至强D以及至强可扩展等多个家族,覆盖从服务器到工作站、从高性能计算到AI加速等广泛领域。



更重要的是,对高性能产品来说,单一的处理器产品并不是全部,内存、网络、加速器等一系列产品组成了完整的企业级产品解决方案。

如今,第三代至强至强可扩展平台,带来整个平台体系的同步升级。在主要升级特性方面,新一代产品扩展到1、2、4、8等不同插槽规模,也是至强产品首次采用10nm制程工艺,由此也带来了单处理器核心数量40个的高计算密度(1~2插槽),以及全平台至多提供224核心、448线程(8插槽)的计算密度,和前代产品相比,不仅核心数量、单处理器性能、运行频率和吞吐量都有大幅提升。

对于指标党来说,竞争对手EPYC可以提供更高的单插槽核心数量,因此插槽数少一些也能达到相近的核心数量水平。然而对计算“平台”来说,平台化及平台平衡设计至关重要。

在单路和双路系统市场上,至强E受到的挑战更多,新一代产品主要增强了这一应用领域的特性,并率先引入新制程及新架构产品,如增加了I/O带宽、内存通道数量以及200系列的傲腾持久内存容量等。具体来说,第三代至强至强可扩展平台为每颗处理器提供至多6TB的内存+持久内存、8通道DDR4-3200、64个PCI-E 4.0通道,并可配套使用P5800X傲腾SSD、D系列SSD等存储产品,800系列以太网卡、Agiles FPGA等平台硬件,获得从计算、内存、吞吐、存储、加速到传输的全方位特性。基于新的Ice Lake核心打造的处理器,已经融入了英特尔全体系的安全和AI特性,这是英特尔首次将软件防护扩展(SGX)下放到双插槽平台上,与密码操作硬件加速、全内存加速、平台固件弹性等技术一体,提供从架构、硬件、固件到软件的平台级的安全方案,重要的是还不拖累性能。

在AI层面,无论是DL Boost还是oneAPI,都已是可以串联起整个AI硬件加速体系的指令系统,从处理器到Xe架构图形加速器,乃至FPGA、ASIC等产品实现纵向贯穿和集成,形成独特的离散式AI解决方案,满足不同性能及预算用户的不同应用阶段需求。IA架构下的AI软硬件体系进一步完善,AI应用已经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性能也明显优于没有相关优化加速的竞品平台。

面向更广阔的计算领域,无论边缘网络、云、高性能计算、HPC还是传统的企业工作负载,都有专门定制的产品提供。正如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数据中心销售总经理陈葆立所说:“新一代英特尔全栈至强产品,从边缘到云为客户提供灵活性能”。这样的灵活性,不仅包括处理器核心特性本身,同时涵盖其他应用中的产品组合。可以说,目前英特尔是唯一可以提供完整企业级软硬件解决方案的厂商, IDM自有生产制造体系,在今年芯片产品大缺货的背景下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体现。为用户提供稳定的产品供应,为用户提供信心保证。

除了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Ice Lake),英特尔还同步推出英特尔200系列傲腾持久内存、英特尔P5800X傲腾固态盘和英特尔D5-P5316 NAND固态盘,以及英特尔以太网800系列适配器、全新的英特尔Agilex FPGA等一系列产品,硬件生态匹配升级。

而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可选的解决方案,正是构建在完整而全面的产品体系基础上。目前,英特尔宣称可提供超过500中解决方案,覆盖提高传输能力、设计和部署领先的边缘基础设施等领域。

除了供应硬件,软件生态是数据中心产品不可或缺的一环。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开发软件解决方案,应对工作负载、优化性能,甚至能让已经部署的产品性能越来越好,英特尔数万名软件工程师没少忙和。

最典型莫过于AVX-512这样的指令系统,英特尔的相关产品已经部署3年以上时间,已经有过半高性能计算应用支持相关指令系统,并且冲中获得巨大的性能增益。

在软件生态层面,英特尔采用的做法包括两步:首先,与所有的行业的头部用户做早期的验证和合作,优化其工作负载在新指令集后的性能表现,这些头部客户正是在看到新特性所带来的性能提升,才会选择在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发布之前,就购买超过20万颗相关产品。其次,对大部分中小型客户来说,自身软件工程师有限,英特尔所提供的数百个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他们绝大多数需要,而个性化的需要和性能优化,分布在各个地区的ISV可以帮助用户完成适配、将新的指令集用在他们的产品当中,让中小企业在使用自己的产品时,自动能看到性能提升。

从头部用户的反馈来说,换用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后,系统性能有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性能提升,这样的表现谁不垂涎。

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及其配套产品,可以说是英特尔平台化执行最为坚决和全面的领域。与走向越来越封闭、越来越专有的解决方案相比,从用户、伙伴到产业的共同繁荣,无疑是开放平台对产业的最大贡献,不断跃升的核心产品规格与性能、全平台的功能灵活组合,延长了用户投资的使用周期、扩展了应用领域,更多地发挥出硬件的性能与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