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潮

 有品者读 2021-04-08

人类心理的那一抹浪潮

——电影《浪潮》的种种思考

人类的独裁统治的历史悠长,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的独裁统治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和平的人们才意识到集权运动所致的人类自相残杀的恐怖。战后,和平者希望通过法律与制度去压制人类对集体的狂热和独裁者的野心。可是,独裁的浪潮就这样远去吗?人类从文明走向野蛮又需几天?德国电影《浪潮》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答案:人类走向野蛮的独裁只需五天!为什么?为何五天的《浪潮》就能掀起独裁的巨浪?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浪潮”

在影片中,丹尼斯在酒吧和朋友说:“如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而文格尔正好带领学生们向狂热的目标前进,成为了学生推举的“文格尔先生”。他要求学生端正坐姿,举手、站立、简洁地回答问题,并将不服从命令的学生请出课堂。他树立了一个需要绝对服从的权威形象,这与现实中因文凭低而被看不起、被老教师抢占了“无政府”课程的赖纳形成了对比,他在学生的服从和崇拜中满足了被认同的心理需求,而满足的欲望激发了“本我”的权威主义替代了原本热爱自由民主的“自我”,使他深陷于“独裁者”的角色当中。

但集体的形成并不仅仅依靠权威者的人际吸引。霍弗说;“一个新兴群体运动赖以吸引和维系追随者的,不是主义与承诺,而是能不能提供人们一个避难所,让他们可以逃离焦虑、空虚和无意义的生活。”回看“浪潮”的追随者们:马尔科缺少家庭关怀,寄居在女友家中,他对女友说:“'浪潮’对我意味着点什么……集体”;“软脚虾”蒂姆生活富裕,但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在外也不为人尊重,甚至希望通过毒品来获得友谊。后来当蒂姆被小混混欺负时,“浪潮”成员挺身而出帮助他,让他在团体中找到了朋友;还有像莉莎、凯文、锡南这些因各种原因被主流抛弃的人,他们需要重新回到集体的拥抱中。这群在家庭和社会受到忽视的青年人,内心极易自卑、焦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们在社会需求,即情感归属的方面存在缺失。所以 “人总是合群的。”,这是因为人所学习到的社会行为需要得到肯定与认同才会有自我的满足。而集体使个体获得关心和帮助,减少了孤独和恐惧感,他们在集体中得到了一定的地位,这就是对个体价值的承认和肯定。同时,学生主动为“浪潮”发明名称、标志、手势等,说明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热衷于表现自己,以体会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当集体的领袖开始权威化,集体开始狂热化时,“不可能重演”的“独裁统治”就完美地重演了。回想一开始,文格尔问学生对独裁的认识,从小生长在自由民主环境的学生并不了解集权,只是想到了“纳粹是邪恶的”,认为它“不会再发生了”、“缺乏民众基础”。到最后,文格尔宣布“浪潮结束了”,蒂姆接受不了“浪潮”的瓦解而吞枪自杀,人们才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浪潮”。人总是渴望集体的,追求集体的认同使人们甘愿付出许多努力,甚至在狂热的蒙蔽下敢于牺牲自己,做出无关对错的事情。而崇尚权威的一些人,以巧妙的方法驾驭他们,然后为己所用。所以说,“浪潮”的席卷并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然。

盲目的力量:集体的无意识

“浪潮”并非虚构。早在1967年,美国的历史教师琼斯就大胆设计了一个与“浪潮”相仿的实验,让学生体会集权运动的恐怖,到最后,学生们也陷入了难以自拔的集体狂热中。为什么深受自由独立思想熏陶的学生仍会走向集体的狂热呢?勒庞在《乌合之众》写到:“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这说明处于集体的个人,对集体的情感压制了个体的意识,集体要求的统一、否定差别的思想力量隐藏了个体的意识,个人的情感一片空白转而代之的是集体的行为感染,就是这种处于集体中的无意识,使其完全服从于集体行动。

在许多群体事件中,集体的行为往往是由集体中的某一个体的行为引发的。这是因为在集体的无意识下,个体的行为和感情在集体中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与孤立的群体不同,群体在相互传染之下,很容易接受暗示,犹如进入催眠状态。”群体中的个体相互进行无意识地行为学习,同时也无意识地接受思想感染,群体的思想与行动能在短时间达到一致,从而形成了被个体认同的既定事实。电影中,文格尔命令学生踏正步,鼓舞学生要“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提出要以牛仔裤、白衬衫作为“制服”;学生也为 “浪潮”设计标志和统一的手势。这些行为都是在无意识下强化“去个体化”的成果:人们看到别人和自己有着同样行为时,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示肯定,,认为自己与他人的情感是相同的,产生“行为合理化(认同满足)”的愉悦感。

另外一方面,在无意识的心理下,集体对于个人的行为和情感有“隐藏”和“放大”的作用效果。“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抢劫的念头,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非理智的本我受到现实的约制而建立自我,其功能在于平衡本性的自由与社会的责任以最大化满足需求。群体数量上的庞大隐藏了个体的思想与行动,分摊了释放自我所需要负起的责任,使本能欲望得到最大的发泄。这种匿名性使人的自我意识减弱,认为自我的行为是为集体而为,责任也为集体所承担,完美掩饰了自我对于负责的焦虑。影片中的“浪潮”成员就是“匿名”于集体之中,将“浪潮”的标志席卷了整个城市以满足青年(自我)对于社会的叛逆心理。而“软脚虾”蒂姆更是在市政大楼涂上大大的“浪潮”标志。这体现集体对个体另一功能——“放大”。若蒂姆不是“为了浪潮”,他绝无勇气做出如此行为。当文格尔在学生踏正步时说道“这团结的力量能使桥梁崩塌。”,学生就对集体对自己微薄的力量有如此强有力的反映而心生崇拜,且深信不疑。就如各种声音组成的合唱团的浩瀚,是个体所不能达到的。这也使得整个集体拥有更加狂热的力量而集体的大多数也自愿淹没于集体之中。

人类的纳粹美学

“纳粹在美学上远非以杀人见长,而是有着一整套美学词汇……排斥阴郁、暗淡或任何粗糙不齐的东西,尤其是人性中那些除不尽的余数。”人类在创造之初就在极力地完善自己,追求完美的人格,向往光洁恢弘的一切,就如人向往的心理映像——神灵必须是光鲜无暇。所以人们渴望一件被群体认同的“神圣事业”去获得自豪、价值、希望这些完美的心理满足。统一的服装、口号、手势……暗示着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他们是坚不可摧的集体,向着崇高、健康和欢快的目标前进,集体的力量足以抹平世间所有的不公与不平。如此狂热的思想制造了剔除差别的力量,它排除集体内参差不齐的异己,并且要求集体外个人服从统一的压力。卡罗的弟弟守着学校门口,不给拒绝做“浪潮”手势的学生进入学校。水球比赛也只让“白衬衫”进入。这要求统一的群体意识使集体外的个人倍感压力。进而选择从众接受群体的教化。

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带上警车,他的表情迷惑,而“浪潮”梦碎的学生们眼中充满了鄙夷与愤怒,仿佛是文格尔以美丽的谎言欺骗了他们。但是,文格尔真的是罪魁祸首吗?纳粹的美学符合了每个人的向往,人的心理的本我的欲望借以集体的掩饰得以释放,群体之所向恶的发展完全是人性本恶的作祟。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独裁者,或下一个服从独裁的人。《浪潮》证明了我们距离独裁并不遥远,每个人心中都有狂热的念头。所以,纳粹的美学并不仅是纳粹的,更是人类所躁动的向往。

日有闲暇,品味 读者文摘杂志 (ID:dzwzzz0606)——

你若喜欢,为读者点个在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