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气晚成文徵明

 有品者读 2021-04-08

明中期江南吴中,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四大才子,个个入青史。其中三个年少都聪灵奇异,才华横溢惊世人!可衡山文居士,二岁不能言,八岁走不稳,进入师塾因字丑,老师列他为末等。

多少年前,六岁的徵明还不能行走,靠人扶手才能爬立几步,村人笑孩子会残疾一生呢。父爱如山。唯有父亲文林爱子如初,抱着称于宝,说儿子现虽不会行走,但努力要行走的毅力比别人强,今后愈晚愈亮耀!前一二次,徵明乡考名落孙山,父亲没有责怪,反而安慰他。你是我心中小太阳,终会灿烂。

徵明正年轻三十不到,文林却在温州任上撒手西行,没留蓄多少钱财。温州父老敬文林善政清廉德行,送千金丧礼。徵明分银不收,说,父德留民心,儿怎可收银埋父亲?便有了却金亭立在温州,代代去纪念他父子俩的爱心德行!

父爱永记心头。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依然行着善良。认识自已的"拙",依然坚持练写书画!记得年少他在书塾读书,老师说他的字太丑。徵明就坚持不懈的书写,默写出美丽的字吧!他似乎知道勤能补拙,笨鸟要先飞。听说徵文为了写好自已的名字,竟然练写一个多月,纸张就化了三尺厚。他明亮的心灵镜子,映衬着江南多彩的世界。

其他三个少年名声早响亮,徵明还默然无声,但他心依旧平静。痴心不改,永远前行。十几年的磨炼,文诗书画皆大进,融几家大师的技法于一体。徵明终露头角,人们识他书画,清美自然!然而,徵明进考场,屡屡铩羽而归!20岁徵明进乡试,一直考到五十多岁,一生共考九场,竞无一次成功。他的同岁朋友,唐伯虎一进省考场,就获得解元也。想当初,他与伯虎同进考场。出榜后,伯虎在榜单上排第一,而他却名落孙山。一时,他也难过,《客夜》里写下:

功名无据频占梦,风土难便苦忆归。

过后,他依然心平气和,祝贺好友考解元。然而,伯虎进京举考,却被诬告入了牢狱,落荒归家,人人都以他为耻。徵明依然对他友好如初。孤傲的伯虎要远行。他托徵明照顾好他弟弟。徵明一口应允,把他弟弟安顾得非常周到。当宁王朱宸濠高价请伯虎当僚员,伯虎欣然前往,不听徵明劝阻。其实,早前宁王也邀请文徵明到他府上当幕僚,但被徵明托病谢绝了。伯虎入了王府,才知上了当,装疯逃出王府,落魄余生。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修炼,徵明德行才能,在江南大地,渐渐有了声响。终于有大官员举荐他进京当小官。徵明却只当三年小京官,就毅然辞职返故里,操炼他文诗书画,悠游各地。辞职后,徵明曾写下一诗:

独骑赢马出枫宸,回首长安万触尘。

白发岂堪供世本?青山自古有闲人。

晚年开挂,芝麻开花节节高。别了官场后,徵文醉心书画诗词,笔画不断。他的书画愈外精进。达官贵人藩王纷纷要高价买他的书画。徵明不为所动,却常送书画给穷困人家。市上有人冒仿他书画买钱,徵明无动于衷。甚至有仿客到家求他签字提画,徵文竟然同意给他题写!有人不解。徵明说,画画人都穷困,为生计所迫。买画诗文都是富贵人家也。人要成人之美(这在现在来说,当然是不对的,但也说明徵明真有菩萨心肠丿。徵明自已依然过着贫寒的日子。有好官员要捐助徵明,却被文居士婉然谢却。心境坦然,放开名利,不为物喜,不为己悲,而攻文书诗画。愈到晚年,徵明诗画日隆,尤其小楷字,无人可及,明第一行书人,'文诗书画’四绝,成了文坛领袖人物,但依然醉心于书画,不自满,不知今日是何年也!而其他的三大才子都早已先后落幕!

1559年3月28日,温暖的风绿了江南吴中,风景如画。耆耆老者衡山居士手握毛笔还没写好最后的几行铭文,就安然进入了梦乡,再也没有醒过来。他会慈父报告,亲爱的爸爸。我没有负了您对我的希望!

世无文衡山居士。但文居士的德行文诗书画永远融入每个有文化人的心中,代代相传,品读欣赏。时间摸平了短路,文徵的书画精华早己胜其他三大才子!

五百年后,牛大的柯律格教授曾慨叹:文居士在中华大地的影响,犹如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琪罗吧!我们佩服少年天才给人类留下精彩文章诗画,象唐朝王勃27岁留下的《滕王阁序》是千古传唱,还有唐解元年少留下的诗画,但也要同样尊重象徵明这些靠自己努力慢慢成才者!

一代大师文君徵明永不朽,给予"愚"得可爱少年立志者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他是晚成熟者成大才的典范!

作者:金阿云,出身山村,爱阅读写作,已刊发八十多(篇)首,系秦川文学院签约作家,乐清市作协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