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唐诗三百首》不收录李贺的诗?

 潮大叔 2021-04-08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从升腾跌宕的上古谣曲中蹒跚走来,走过了《诗经》时代的温柔敦厚;领略了《楚辞》的瑰丽奇幻;深感于汉代乐府的哀乐情韵;经历过魏晋六朝的诗坛巨变,迎来一个神来、气来、情来的唐诗时代。诗佛王摩诘,诗仙李太白,诗圣杜子美,诗鬼李长吉……他们不仅属于那个早已消逝于历史云烟中的大唐王朝,他们属于此后的每一个时代。唐诗可谓卷帙浩繁,五万多首鱼龙混杂,难辨优劣,清代学者,蘅塘退士孙洙选编《唐诗三百首》,成为当代每一个人的独特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这里跨越时代与大师交谈,领略文学之美,文字之美。翻开这本承载过往,昭示未来的诗韵之作,我们会看到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王昌龄、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孟郊、贾岛等初盛中晚唐有名气的诗人,但我们唯独找不到李贺的任何一首作品,《唐诗三百首》不收录李贺的诗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为之?

背离《唐诗三百首》选编的旨归

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交代了自己编此读本的缘由,一直以来作为童蒙读物的《千家诗》存在'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之弊,'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可见在蘅塘退士看来《千家诗》收录诗歌质量参差不齐,工拙莫辨,不利于后人学习。又言'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自己要从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再筛选出尤要的录成一编,最终还是要作为通俗读本,老少皆宜。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来验证《唐诗三百首》选编的价值。结合李贺诗歌的特点,其所具备的艺术审美价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开创性当不容置喙,但若当作后人学诗的蓝本,被模仿借鉴却是极为不妥的。

畸零人的苦闷人生

作为李唐宗室后裔,李长吉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和清高,他也有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理想抱负,但家族的辉煌已成过去,家境颇为贫寒,心理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生出无限的失落感和屈辱感。再加之那奇怪的长相,'通眉''巨鼻''长指爪'且体弱多病,李贺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这注定了他压抑苦闷人生的开始。在人间游历了短短二十七载,骑驴觅诗,苦吟成性,将自己'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的人生苦闷,将'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的沧桑感一一见之于诗。这些诗作显示了诗人卓荦的才华,然而它们独属于长吉,独属于这个畸零人的情感世界。是他人无法理解的,诗歌所呈现出的高超诗情诗境我们又能体认几何,所谓长吉'诗心'或许就在于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若收录了李贺的诗,将成为一个幌子,一个口号。在李贺的诗作中,后人做得到'知人论世',却难以做到'以意逆志'。

反常态化的风格

中国的文学创作环境,尤其是诗歌创作始终处在一个'松紧放'的循环之中。当社会政治的束缚相对薄弱时,文学的发展也会多元化,艺术呈现也会愈加斑斓多姿。先秦两汉文学始终笼罩在儒家诗教的浓云密雾中,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汉末的动乱,解放了这个时代的文学,自《古诗十九首》开始,出现了温丽悲远的情调,诗歌开始灵动起来 ,有经历魏晋南北朝三百八十余年的发展,唐诗这个有情感有生命的东西出现了。它满载时代的回响,与诗人的脉搏齐跳跃,在这个开明的盛世中,李贺的诗表露个性色彩的程度可以说到达了更高水平。他不是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在创作,更不是以一个儒家士大夫的身份在创作,他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用心体察生命,一切创作都体现着一种'反常态化'的风格,与群体相乖违,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彰显着独创性。

李贺的诗写鬼怪,写死亡,'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魂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他的诗中满是难言的凄厉之美'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纵是《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这两篇名作,也是那样的诗情浓烈,'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凄艳的有种窒息感,'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凤凰这种神鸟粗俗的叫,香兰的优雅与笑的意象拼接,都是那么的诡异。这样的诗作放在今天或许无伤大雅,然在《唐诗三百首》作者衢蘅退士孙洙生活的清朝,那是一个大兴文字狱,思想禁锢严厉的时代,选编作品时不得不考虑李贺诗歌的特殊性,这种与世俗的过度乖违,也是与政权主流思想的相悖,李贺的诗歌与'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距离太远了。从收录的其他作品也能得到反证,'郊寒岛瘦'是中国文学史上公认的论断,这二位作者的诗作也是带着中唐诗人的个性特色,是不和主流诗歌发展的,因而《唐诗三百首》选录二人的作品也是有意避开'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复唧唧''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此等作品,而是选了《游子吟》、《寻隐者不遇》等主旨明确,情感舒缓的作品,同样以求新求变著称的韩愈作品也是选脍炙人口,情韵明朗的。

李贺的诗歌展现的是一个敏感焦虑的青年人的苦闷和压抑感,他的诗情,艺术技巧,语言开拓,审美范式都将是文学史的光辉旗帜,但遗憾的是长吉不属于每个时代芸芸众生,他仅属于艺术的世界,文学的园地。这个世界还是需要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传达一些昂扬的格调,《唐诗三百首》更多的要传递正能量,这也是几个世纪以来经典咏流传的原因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