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元计算书_9_岩石锚喷支护设计计算书
2021-04-08 | 阅:  转:  |  分享 
  
岩石锚喷支护设计计算书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一.参数信息岩质边坡可采用锚喷支护。Ⅰ类岩质边坡宜采用混
凝土锚喷支护;Ⅱ类岩质边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喷支护;Ⅲ类边坡坡高不宜大于15m,且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喷支护。锚杆选型———————
————————————————————————————————锚杆特征材料锚杆承载力设计值锚杆长度应力状况备注————
———————————————————————————————————土层锚杆钢筋(Ⅱ、Ⅲ级)<450kN<16m非预应
力锚杆超长时,施工安装难度较大钢绞线、高强钢丝450~800>10m预应力锚杆超长时施工方便精轧螺纹钢筋400
~800>10m预应力杆体防腐性好,施工安装方便————————————————————————————————————
———岩层锚杆钢筋(Ⅱ、Ⅲ级)<450kN<16m非预应力锚杆超长时,施工安装难度较大钢绞线、高强钢丝500~
3000>10m预应力锚杆超长时施工方便精轧螺纹钢筋400~1100>10m预应力或非预应力杆体防腐性好,
施工安装方便———————————————————————————————————————1.基本计算参数:边坡岩体类型为:
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烫xn;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三级边坡(1.25);边坡土体重度为:19.00kN/m3;
边坡高度为:20.00m;边坡斜面倾角为:50.00°;岩石侧向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20.00kN/m;边坡顶
部均布荷载:10.00kN/m2。边坡岩体支护类型:永久性锚杆;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标准值:50.00kPa;钢筋与锚固砂浆
的粘结强度标准值:2400.00kPa;2.锚杆设计参数:———————————————————————————————————
————序号标高(m)锚孔直径(m)锚固角度(°)锚杆水平间距(m)锚杆垂直间距(m)锚杆材料杆体直径(mm)安全系数1
2.000.1515.000.500.50HRB33581.3022
.000.1515.000.500.50HRB33581.30———————————
————————————————————————————3.岩质边坡存在不稳定块体,需要作局部锚固处理,不稳定块体参数如下:不
稳定块体的自重:50.00kN;滑移面面积:4.00m2;不稳定块体滑移面倾角:40.00°;喷射混凝土强度等
级:C25;滑移面的内摩擦角:30.00°;不稳定块体露出的周边长度:15.00m;滑移面的粘聚力:19.00k
Pa;喷层厚度:20.00mm.二.岩石锚喷支护设计计算岩质边坡采用锚喷支护时,整体稳定性计算及锚杆计算应符合以下
规定:第1层锚杆的计算:1.岩石压力水平分力标准值和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其中ehk——岩石侧向压力水
平分力标准值(kN/m2);Ehk——岩石侧向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kN/m);H——边坡高度(m).ehk
=20.00/20.00=1.00kN/m2.其中sxj——锚杆的水平间距(m);syj——锚杆的垂直
间距(m);Htk——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Htk=1.00×0.50×0.50=0.25kN
.2.锚喷支护边坡时,锚杆的轴向拉力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其中Nak——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
Na——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Htk——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α——锚杆与水平面的倾角(°);
γQ——荷载分项系数。经过计算得到锚杆设计的轴向拉力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Nak=0.25/cos15.00=
0.26kN;Na=1.30×0.26=0.34kN.3.锚杆的杆体计算:其中As——锚杆钢筋或预应力
钢绞线截面面积(m2);ξ2——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γ0——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fy——锚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抗
拉强度设计值(kPa).所需钢筋面积As=1.00×0.34/(0.69×335.00)=1.456mm2;所
需钢筋根数=1.456/(3.1420×8.00×8.00/4)=0.03.取整,即需要钢筋1根。4.锚杆锚固段
长度计算: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其中la——锚固段长度(m);D——锚固体直径(m);fr
b——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ξ1——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锚固段长度la=0.26/
(1.00×3.14×0.15×50.00)=0.01m.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其中la——
锚杆钢筋与砂浆间的锚固长度(m);d——锚杆钢筋直径(m);n——钢筋(钢绞线)根数(根);γ0——边坡工
程重要性系数.锚固长度la=1.00×0.34/(0.60×1×3.14×8.00/1000×2400.00)=0
.01m.计算出的锚固段长度Lm=0.01m.按照国家规范构造要求,锚杆锚固段长度小于4m时,取4.00m.第2层
锚杆的计算:1.岩石压力水平分力标准值和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其中ehk——岩石侧向压力水平分力标准值(
kN/m2);Ehk——岩石侧向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kN/m);H——边坡高度(m).ehk=20.00
/20.00=1.00kN/m2.其中sxj——锚杆的水平间距(m);syj——锚杆的垂直间距(m);
Htk——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Htk=1.00×0.50×0.50=0.25kN.2.锚喷支
护边坡时,锚杆的轴向拉力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其中Nak——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Na——锚
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Htk——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α——锚杆与水平面的倾角(°);γQ——
荷载分项系数。经过计算得到锚杆设计的轴向拉力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Nak=0.25/cos15.00=0.26kN
;Na=1.30×0.26=0.34kN.3.锚杆的杆体计算:其中As——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
(m2);ξ2——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γ0——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fy——锚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
kPa).所需钢筋面积As=1.00×0.34/(0.69×335.00)=1.456mm2;所需钢筋根数=
1.456/(3.1420×8.00×8.00/4)=0.03.取整,即需要钢筋1根。4.锚杆锚固段长度计算:锚
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其中la——锚固段长度(m);D——锚固体直径(m);frb——地层
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ξ1——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锚固段长度la=0.26/(1.00×3
.14×0.15×50.00)=0.01m.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其中la——锚杆钢筋与砂
浆间的锚固长度(m);d——锚杆钢筋直径(m);n——钢筋(钢绞线)根数(根);γ0——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
锚固长度la=1.00×0.34/(0.60×1×3.14×8.00/1000×2400.00)=0.01m.计
算出的锚固段长度Lm=0.01m.按照国家规范构造要求,锚杆锚固段长度小于4m时,取4.00m.岩质边坡存在不稳定块体
,用锚杆加固局部不稳定块体时,锚杆抗力应满足下列要求:1.加固受拉破坏的不稳定危岩块体,锚杆抗拉承载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其中
As——锚杆钢筋总截面面积(m2);ξ2——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γ0——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γQ——荷载分
项系数;fy——锚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G0——不稳定块体的自重(kN).所需钢筋面积As=1.
00×1.30×50.00/(0.69×335.00)=281.203mm2;1.加固受剪破坏的不稳定危岩块体,锚杆抗剪
承载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其中fv——锚杆钢筋抗剪强度设计值(kPa);ξv——锚杆抗剪工作条件系数,取0.6;;
φs——滑移面的内摩擦角(°);cs——滑移面的粘聚力(kPa);A——滑移面的面积(m2);G1,G2—
—分别为不稳定块体自重在平行和垂直于滑面方向的分力(kN).所需钢筋面积As=(1.00×1.30×32.14-(3
8.30×tg30.00+19.00×4.00))/(0.60×335.00)=-280.262mm2;所需钢筋根数
=281.203/(3.1416×100.00×100.00/4)=2.56.取整,即需要钢筋3根。喷层对局部不稳
定块体的抗拉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其中ft——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kPa);ξc——喷层工作条件系数,取0.6
;ur——不稳定块体出露面的周边长度(m);h——喷层厚度(m),当h>100mm时以100mm计算.0.6ξc
fthur=0.6×0.60×1300.00×20.00×15.00=140.40kN;γ0γQG0=1.00×1
.30×50.00=65.000kN;喷层对局部不稳定块体的抗拉承载力满足要求!三.岩石锚喷支护构造要求1.岩面护层可
采用喷射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板或格构梁等型式。2.系统锚杆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锚杆倾角宜为10°~20°;b.锚杆
布置宜采用菱形排列,也可采用行列式排列;c.锚杆间距宜为1.25~3m,且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一半;对Ⅰ、Ⅱ类岩体边坡最大间
距不得大于3m,对Ⅲ类岩体边坡最大间距不得大于2m;d.应采用全粘结锚杆。3.局部锚杆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对
受拉破坏的不稳定块体,锚杆应按有利于其抗拉的方向布置;b.对受剪破坏的不稳定块体,锚杆宜逆向不稳定块体滑动方向布置。4.喷射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喷射混凝土1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5.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的粘结力,对整体状和块状岩
体不应低于0.7MPa,对碎裂状岩体不应低于0.4MPa。6.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含水岩层的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和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Ⅲ类岩体边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和钢筋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50mm。钢筋直径
宜为6~12mm,钢筋间距宜为150~300mm,宜采用双层配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7.永久性边坡的现浇板厚度宜
为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应采用双层配筋,钢筋直径宜为8~14mm,钢筋间距宜为200~300mm。面板与锚杆应有可靠连接。8.面板宜沿边坡纵向每20~25m的长度分段设置竖向伸缩缝。以下内容为文档分享时的编辑识别文字,不是本文档的正式内容,删除即可!!!!!!!80后技术员是一名地道的80后工程技术工作人员,真诚的希望同为工程人的你和技术员一起交流/学习工程技术知识,如有需要你可以通过头条,抖音,快手搜索<80后技术员>找到我,并给我留言!本资料由80后技术员分享,80后技术员是一名地道的工程技术人员,欢迎业内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本资料由PKPM施工整体解决方案软件软件自动生成!更多精彩专业资料分享/工程软件服务请关注头条号/抖音号:80后技术员
献花(0)
+1
(本文系80后技术员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