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推刨 文/张文荣

 冷面人生2012 2021-04-08

会泽融媒

2021-04-08 15:32 

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父亲迫于生计,也是顺应这句俗话,读完高小,便回家帮家里干活,于十六七岁便拿起了推刨、凿子、墨斗等家私,承接鲁班手艺,做起了木匠。由于用心好学,没多久,父亲便能自立门户,独自去帮人家盖房子、打嫁妆和做寿材等木活。同时,父亲也成了家里姊妹八个的主心骨。很快,便成了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

父亲最乐意的,就是去帮人家打嫁妆。虽然打嫁妆是细磨活计,最费工夫。那时候,乌蒙山里的人家,不论什么民族,养儿嫁女,都要打一点嫁妆,不论好丑、不论多少。一般人家,大多是打点常规的箱子柜子、桌椅板凳,这对父亲来说,那只是小儿科,要不了几天,便可完成。大户人家嫁女,就不一样,因为嫁妆,也是娘家的脸面。除了打常规的箱子柜子、桌椅板凳外,还要打个传统的橱柜,那就有点费时费力了。父亲打的橱柜,大多是两门两台三抽两耳,即:两开雕花门,门内有两个台,台上可以摆很多碗筷以及剩菜剩饭等东西,上面有三个抽屉,可以装很多小东西,而橱柜两边两个装饰的耳子,很漂亮,是用手工慢慢镂空雕花做出来的。完工后,父亲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漆得红漆亮格的橱柜,一方面为自己的作品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人间多了一对良缘而高兴。

父亲最高兴的,就是帮人家盖大瓦房。虽然盖大房子很辛苦,但工钱会相对高一点,能更好的养家糊口,按传统习俗还要买套新衣服换周身,同时,也很有成就感。那个时代,所盖的房子,基本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偶尔有点砖木结构的,那在当时算是最好的。父亲帮人家盖房子,从来都是尽心尽力的,从不偷奸耍猾。从提着斧子五尺杆上山砍树锯木头,到提着推刨削木头刨柱子刨梁,再到竖柱立门扎楼板,基本都要带头亲力亲为去做,很多请他盖过房子的人家都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个盖房子的大师傅,像我父亲那样,样样亲力亲为”。作为那个年代盖房子的师傅,除了木活手艺过硬外,还要会讲吉利,至今我还记得一部分起房盖屋讲的吉利。如上梁吉利:今日晴天来上梁,东家修得好华堂,华堂修在龙口上,大家齐心来上梁。一上一品当朝,二上双凤朝阳,三上状元及第,四上四季发财,五上五谷丰登,六上六合同春,七上七星高照,八上八仙过海,九上九子登科,十上十美十全,荣华富贵万万年!再比如挂红吉利:太阳出来喜洋洋,东家拿红挂大梁,左挂大梁生贵子,右挂大梁代代强!东家今日福禄全,吉时挂红讲吉言。一挂天长地久,二挂地久天长,三挂荣华富贵,四挂儿孙满堂,五挂五子登科,六挂六六大顺,七挂天上七姊妹,八挂神仙吕洞宾,九挂老龙归大海,十挂十全又十美,十一十二挂得好,挂个珍珠配玛瑙,珍珠玛瑙遍地跑,幸福日子过到老!

父亲为了养家糊口,也时常去帮人家做寿材。做寿材,其实是最辛苦的活计。乌蒙山中,做寿材是有讲究的。就是当年要做寿材的人家,要请木匠师傅于正月十五去开锛。所谓开锛,就是在正月十五那天,木匠师傅拿挖锛去寿材板上挖几下,然后,当年什么时候木匠师傅有空,便什么时候去做寿材。正月十五那天,父亲常常要去十几二十多家去开锛,那时没有车,基本靠脚走,父亲从鸡叫头遍天不亮就出门,要到第二天深夜鸡叫二遍才能赶回家中,十分辛苦,常常把脚都走了磨起泡来。在做寿材的时候,也很辛苦,因为寿材板比较大比较重,父亲常常一个人去翻,非常吃力。后来,父亲年纪大了,有一次,在帮人家做寿材的时候,把疝气都挣下来了。每次寿材做好后,父亲还要邀约漆匠,一同去帮人家漆寿材。

就这样,父亲靠着他的推刨靠着他的手艺,养活了我们一大家人,养大了我们五姊妹,也是靠着他的木活手艺,供我读书上大学。永远也忘不记,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单独买了双回力鞋,然后把帮人家盖房子换周身,东家买给他的压箱底的中山装翻了出来,让我穿着去上大学,虽然我很不喜欢那种老款中山装,但我还是穿着去上大学,我理解家里的困难父亲的不易。

如今,父亲已年近七旬,父亲老了,再也拿不动推刨去做木活了。但有一次我送他回老家去做客,他硬是捡了一个推刨要放到我车上,我问他拿了做什么,他说拿了做木活。我没说什么,默默地把它放到了车上。我知道,父亲已经推不动推刨了,而且那种老式推刨已经过时,已被新的电推代替了,只不过父亲难以割舍他用了一辈子犹如亲人般的推刨,难以丢下鲁班传下刨了千百年刨出成千上万高屋大房的推刨!时代变迁,让人感慨:老旧推刨已过时,新便电推正兴旺,别要轻看土推刨,曾经挑起千年行;推出姑娘陪嫁妆,刨起高屋大瓦房,虽然堆在旮旯里,父亲不舍心中藏。

会泽县纪委监委  张文荣  

编辑:段国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