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春节的这些传统民俗吗?

 兴和微生活伟 2021-04-08

春节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一年一度共同庆贺祝福的大节,俗称“大年”。是华夏儿女普天同庆的节日,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活动内容之多,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一般来说过春节是从大年三十(除夕)到正月初五(破五)就算过了年。但在民俗中有的地方是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有的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到正月十五。

为了欢度春节,一般外出的家人,都要回家团圆过年,互相祝福问好、祭祖、拜年,一起欢庆。

为了过好春节,人们在腊月就忙碌着开始置办年货、打扫卫生,要尽力做到干干净净、美食丰盛、体体面面地过年。

在春节期间各地都要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有的耍龙灯、踩高跷,有的闹社火、扭秧歌、唱大戏等尽情地欢乐。

祭祀活动也是多种多样,如腊八祭佛吃粥;腊月二十三祭灶扫尘、吃麻糖;腊月二十七、八要洗衣、洗澡除晦气,干干净净迎新春。

除夕的前一天叫小除夕,家家设酒宴,人们来往拜访叫“别岁”。人们的活动都要围绕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通宵不眠叫做熬年。

大年初一凌晨要拢旺火、放爆竹、上香祭祖、互相拜年问好祝福,小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们给小孩压岁钱,是祝福长命百岁的意思。

初一到初三上午,村里的人们要依据财神、喜神当日所在的方位,出村步行或骑马走走,叫做迎喜神,迎春纳福;初二祭财神,中午吃馄饨,俗你“元宝汤”,商户人家祭祀供鱼和羊肉;初三称小年,烧门神纸,是“宫廷节”。

初五俗称“破五”,是说在初五前的诸多禁忌规矩,从此日后皆可破除。初六,可以外出拜年走亲,新媳妇也可以回娘家了。初七,俗称“老鼠嫁女”(有的是初十),这日人们吃莜面鱼,说是吃耗子尾巴,意为减少鼠患。初八为众星下界日,人们制作小灯燃而祭之,称为接星、祭星、送星,传说在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则一年稻谷丰收,如果是阴雨天则要欠收。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过年活动的最后一天,传说这一天是汉武帝在甘泉宫祭祀“太乙神”的活动,俗称祭天神,人们在这一天夜里送孩儿灯,说是去百病。这一天夜里要放烟火爆竹,要观灯看焰火等。元宵节后,“年”就算过了。在正月的二十、二十五为大小天仓节,人们也要祭祀吃盖窖饼,祈求五谷丰登粮满仓、丰衣足食。

春节的祝福,传承了几千年来中华福文化的发展,演绎了人们祈祷的“福、禄、喜、寿、财”——“五福临门”的追求,这些祝福也寄托了人们年年求得好运的希望。

内容来源:吕富元《中国的传统节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