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占元 |《故乡的后河》

 兴和微生活伟 2021-04-08



《故乡的后河》


我的故乡在内蒙古商都县大黑沙乡大青沟房子村。

村北,有一条从东向西的小河。

河床不宽,大约有一百米左右。河道虽长,但结水之处也不过几百米,深则齐腰,浅则漫过脚踝。只有雨涝时,那里才会泛起层层波浪。

水源从东向西而来,南北两岸傍山依林。河南属内蒙商都境界,河北属内蒙化德境界,所以,这条小河有着不同凡响的使命(是商都县和化德县的界河)。

最让人留恋的便是河的上游。因为上游南侧的山脚下,有一口长年不冻的泉眼,泉水不大,但清澈绵甜,在日夜无休止的冲涮下,旁边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

由于它的形成,人们便在水塘边放了许多石板,用来清洗衣服。

显然,这一水塘和下游的主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泉水涓涓,水流回旋,几丈高的悬崖象一尊神佛,威然毅立,给人一种既神密又安愜的感觉。

水塘内,有青蜒、蝌蚪、红虫,别有一番风味。

那里,绿水清清,波澜起伏,让人望而怯步。

所以,孩子们大都喜欢在悬崖下的水塘里玩耍,只有哪些大人们和大哥哥们才敢在河的中央大显神手。

我也是一个对河水情有独钟的人。乘妈妈们洗衣服时同来,是常有的事。

记得,我第一次来这里,也不过七八岁。可能是男孩子,天性爱水,所以,第一次的玩耍,让人难忘。

我光着小身子,歪歪缩缩地浸泡在水塘里,一会儿,抓几只小蚵蚪,放在瓶子里,一会儿,捧几只小蜻蜓用嘴吹吹,一会儿,又躺在泥沙里,抓几把泥香的土抺在身上,搞的头上、屁股上都是泥巴。

这时,大人们就会笑着、骂骂咧咧地把你拽回水溏,用手撩着清水,帮你清洗干净,顺便在小屁股上拍上几巴掌,搞的自己乐滋滋的……

还有一次,乘着大们不注意,自己顺着河道跑下去,竟然在沙河里发现了几只河鸡蛋。

河鸡不大,像小鸟一样,头上有个鸡角,跑起来很快,我们故意撵着玩,这小家也是,跑跑、飞飞,飞飞、跑跑,很有和我们玩游戏的感觉。哪鸟窝更是奇特,既不用柴草,也不用树棍,而是在偏高处旋了个圆坑,里面用小石籽铺好,就开始生儿育女了。

哪天,我捡了五颗河鸡蛋。蛋是青白色的,上面有许多小黑点,很是好看。所以,我如拾珍宝,带回家后,就是不肯煮着吃,每天放在枕头边,搂在被窝里。终于有一天,一不小心,压了个稀巴烂。为此,我伤心了好几天。这是我最初的记忆。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不玩蝌蚪之类的了。

雨后,我们就在河干里寻找芦苇条,找从山上刮下来的怪石头。

芦苇条长的白净有韧性,用小刀刮刮,切成小节,完后用牙咬成扁状,用力一吹,一支口哨就成功了。

小石头,有圆形的,锥形的,五花八门,奇离古怪,很是诱人。

再后来,我们就和大人们到河中心去玩,虽然我们不会游泳,但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水浅处,用双手把身子撑起来,两脚拍打着水面,溅起许多水花,真是开心死了。

再后来,这里就成了我们的游战区,因为有临村(翰家村、八二沟)的小伙伴们也光顾这里,所以,只要他们在河里玩耍,我们就故意扔小石头,如果我们玩耍在前,只要看到他们到来,我们便不顾一切地往岸上跑,总之,怪好笑的。

当然,这里不单是我们的游泳区。大人们也会把牛呀、羊呀赶到这里饮水,甚至,会把它们推进河里给它们洗个净身澡。

也不记得哪年哪月,村里的人们从河的南侧开了条渠道,说是要引水灌地,好像是未能成功。

再后来,这里就日渐水少,慢慢地变成了一条枯河。

前几年,我带着儿女来到这里,想回顾一下童年的记忆,并在这里拍下一张照片,留作记念。

小河虽然不见了,变成了一条枯死的河道。

但我心中的哪条小河,依然水声潺潺,波澜不断……

投稿微信:nmrws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