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义峰山建材核辐射与健康的问题,有几个重要的补充

 科学声音 2021-04-08

我前几天做了一期节目回答义峰山建材是否影响健康的问题,结果节目播出后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尽管我已经声明了我的文章代表我的独立调研结果,与政府无关,因为我有许多亲戚都住在绍兴,而且父母的养老房也在绍兴。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人表示不理解,甚至表达了愤怒和谩骂。但这些都不会动摇我寻求真相的决心和勇气。

另外,有很多人忘记了我的文章谈的是核辐射与健康问题,除此之外的法律、道德、经济、政策、政府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超出了我科普的范围,也不是我有能力去调研和回答的。像这样一个引起了社会高度反响的事件,当然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从各个角度来谈,我只能谈我有能力去搞清楚的问题。

文章发出后,有很多专业人士也都看到了,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上一篇文章有什么大毛病,或许存在一些不够严谨的表达方式,但这些都是在科普文和论文之间的模糊地带,写科普为了照顾普通人能看懂,不可能完全按照论文的用语来写作。

有一些反对意见,让我觉得很无语,明明是没有看懂我原文的意思,是错误理解后的发问,却好像是自己抓住了什么重大错误似的。但是,当我把心态放平和下来后,我觉得文章让读者产生误解也是我的写作问题,为什么我的表达会让别人产生误解呢?为什么我就不能把话讲的更通俗易懂一些,把这种误解消除在阅读过程中不是最好吗?哪怕被人认为是啰嗦,但总比产生误解好吧。不能怪读者不仔细,只能怪自己不注意。

所以,我打算今天再做一期节目,回答最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我上一篇文章因为写作仓促,没有顾及到的,也有一些问题是上一篇文章表达的还不够充分,导致产生误读的。那我按照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一个一个地来回答。

1. 既然义峰山的石料辐射符合国家标准,不危害健康,为什么不能用于民用建筑?如果辐射符合国家标准,为什么要说 5 家混凝土公司违规销售?

首先,按照北青记者在报道中写的,做出不能用于盖房子的评审结果是在 2005 年,那时候还没有建材石料的辐射标准,距离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也就是编号为GB6566的国标颁布实施还有五年的时间。所以,那个时候根本不可能知道是不是符合现在的国家标准。

然后,当时因为缺乏具有管辖权的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当然是用最保守的态度,最高的安全要求去要求,我觉得主管部门这么做是对的,因为换了我,也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是正常的心态。所以主管部门就会做出不能用于盖房子的规定。涉事企业违规销售这一条是坐实的。

还有一点,也是专家告诉我的,国家 2010 年实施的这个标准实际上是要比国际标准严格许多,因为考虑建材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只是考虑辐射大小对健康安全的风险问题,还要考虑到我们的综合国情,也就是有没有更好更丰富的其他石材来源,如果国内有大量的辐射更低的石材,那么自然就会把标准定得更严格一点,反正有的是石材可以选择。

最后,我给你打一个比喻来理解为什么说违规和有危害不能划上等号,就好像商店里卖的超时隔夜面包,能不能卖呢?按照规定不能卖。但是这些面包能不能吃呢?如果检测合格,就是能吃的。

所以,请大家记住,我只有能力谈是否危害健康的问题,其他问题不应该来问我。

2.政府发布的公告中说,建材检测的结果是基本合格,这是不是意味着还是超标,否则为什么要说基本呢?合格就是合格,加了基本就是心虚的表现。

实际上,这也是我很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专门请教了某省疾控中心放射所的专家,到底该怎么理解“基本合格”这四个字。

他告诉我说,因为没有看到完整地报告,无法给我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从这份报告这么快就出来这一点来看,他的理解是,按照正常的检测流程,这份报告至少要十天以上才能出来,因为送检的材料需要做一些预处理。但是事出紧急,政府部门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民众要求政府尽快给出答复,我估计政府里面有些人多等一秒钟都是煎熬的。所以,检测单位迫不得已,只好采用了一些快速检测的非标准流程,因此你们在政府公告中也会看到“快速检测”这样的字样,那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基本”两个字是为了谨慎。所以,专家估计过一段时间后,还会发布更详细的检测报告。

不光是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还有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报告,要准确都需要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需要遵循客观事实,限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人能在二三天之内就拿出一个百分百肯定的结果。

3. 专家还提醒我一个重要的事情,国标的 1 贝克叫免管浓度,免管免管就是免于管理的意思。也就是说,假如所有的放射性元素浓度加起来的总量小于等于 1 贝克的话,那么就不用再继续做不同的放射性元素的分类检测了,这个规定是因为,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每种放射性元素的限值,如果总分都已经足够低了,那么再去检测每个分项就显得毫无意义了,这就叫免于管理。所以,这个 1 贝克是比国标更严格的标准。如果超过 1Bq/g,那还要再分类检测各项元素的辐射是多少,这才能最后确定是否超标。所以从目前快速检测的结果是总浓度 1 贝克的情况来看,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

4. 最后,即便建筑材料超出了国标,也不能和危害健康划等号,因为国内标准比国际标准更严格,这依然等同于过期食品是否害健康的问题一样,还要针对是否有害健康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检测和讨论。

再次提醒,我只谈健康问题,法律问题是另一个问题,与科普无关。

好了,以上是我觉得最有必要认真回答的两个问题,我也认为提出以上两个问题的人是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是一个理性的人,同时也认真阅读了我上一篇文章。还有一些问题,我快速回答一下。

有些人质疑我为什么一天按 8 小时算,不按 24 小时算?这个可能是我还不够啰嗦。上一篇文章中这个算法是引用北青记者自己的算法,也就是说,我上一篇文章想说的是即便是按照他自己提出的算法,也得不出远远超标的结论。

然后又跟大家解释了,记者对国际限值的理解是不对的,算法也是不对,是否超过国际限值不是拿着一个某宝的检测仪随便测一下就能得出的结论,国际限值是一年的总辐射量,不能简单的平均分配到每小时。文章中什么时候用 8 小时,什么时候用 24 小时,都有前后的语境,只要你认真阅读了,我相信是能准确理解我的意思的。而且我还详细解释了国际限值不是有害无害的分界线,国际上也从来没有说过超过了限值就一定会有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