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 德 经》 第 二 十 五 章《道法自然》【25】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08

01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无声无形),独立不改(独立运行),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永不停止),逝曰远(远大),远曰反(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02


诗解

人法地兮地法天,
天法道兮道自然。
万物生兮贵不言,
澹且泊兮方人生。

03


悟读

虎啸龙吟凌云志,
流水落花寻常心。

老子指出,“道”是宇宙之本体,万物之本源,具有永恒性。“道”之特性,若有若无,又无处不在,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思想的精华道为德之本,德为道之表。“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表现。老子主张人们固守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道”的内涵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道德经》一书强调的是由物理、哲学、伦理至政治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

人生看似简单重复,其实每天都是新的。新的希望,新的收获,新的历程。历史也是如此,不断更迭变化,从不简单重复。先贤们苦研《史记》和《资治通鉴》,就是想从中找寻历史循环与规律。万事万物的变化,归其源,寻其根,还是要回归人性。人们在一生的忙忙碌碌中,往往少了对灵魂的拷问。

站在天人角度,人类的错误在于过分迷信了科学。以为科学万能,科学改变一切,现实生活中,科学其实很难解决一切问题。

春天不播种,秋天不收获,这是自然规律,人生亦然。从人性的角度,不注入道的思想,哪来德的陪伴。

中国典型的古村民居,往往折射先人们的思想。他们进则崇儒,退则佛道,深谙“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之理。致仕之后,往往依山水建村,以求天人合一,寓情于景,寓形于道。每一个村形,每一条街道,每一个雕刻,无不深含儒佛道之意。

自强不息当法天,
厚德载物须法地。

柔柔和和师自然,
悠悠闲闲心遐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