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之劳之还无倦——《论语》悟读【298】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08

事业由凡始,道德在躬行。

《论语》第十三篇第一章: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自己先要身体力行带好头,然后让老百姓辛勤劳作。”子路请求多讲一些,孔子说:“不要倦怠。”

【悟读】

高居俯视,听政万方,寂然不动,感能无碍;

言不虚发,一切自成,王欲理人,先自理身。


这是出自佛经《四十华严》卷十二中关于为官之道的警句。

先之劳之还无倦。这一章夫子强调了治国之道的三要:其一,以身作则;其二,让百姓劳作;其三不可懈怠

“先之”,《礼记》:“夫躬行者,政之始也。”又说:“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

躬身示范,为政之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作为政者们的座右铭。

“劳之”,《国语》敬姜(中国历史著名贤母)论劳逸:“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文中敬姜强调了劳动的重要,反对好逸恶劳。人民辛劳,则会思考,寻改善之法,穷则变,变则通;如果生活太安逸,只图享乐,则会忘记美好品行,心生邪念。

“劳”,“身心力行”,是一个人完善自我最常见的途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意思很明显,上天欲将重任降于某人,必先使其身心得以磨砺,方能震撼其心灵,坚韧其性情,增长其才能。这与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的道理是一致的。

无倦贵在有恒,凡事不可半途而废。此处应是夫子针对子路急躁的缺点。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语自《宋史·宋庠传附宋祁》,无论为官,还是为长,躬身垂范,皆有必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