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被它咬一口……

 一葉一如来 2021-04-08

逐渐变暖的天气

不仅唤醒了花花草草

还有那些蛰伏许久的小动物

它们大多能与我们人类和平相处

可也不乏捣蛋鬼

动不动就想“咬”你一口……

1

红火蚁

听到它的名字你可能会说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有多大能耐?

你可千万别小看它

3月12日,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通知

就是要控制红火蚁疫情蔓延危害

要知道,要是被这家伙咬上一口

可能会闹出人命的

图片

红火蚁在1972年才被正式命名

早在这之前,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从原产地南美洲入侵至北美洲

本世纪初,澳洲也出现了它们的身影

随后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出现

截止今年3月

红火蚁已传播到我国12个省份

435个县市区

图片

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它

是因为红火蚁又被称作“杀人蚁”

别看它个头小,攻击性却极强

在蚁巢受侵犯时

红火蚁会倾巢而出袭击人

图片

它主要以螯针叮刺和口器咬伤方式危害人体

一旦被它叮蜇会火灼般疼痛

其后患处会出现水泡

8到24小时后水泡可能会化脓形成脓疱

如果红火蚁叮蜇的是敏感体质人群

毒液还可造成被攻击者过敏

并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有数据显示,叮咬后有2%的机率

引发休克、丧命等极端情况

因此我们不要去碰触高于10厘米的蚁丘

那很有可能是红火蚁的“家”

一旦疑似被它叮蜇

一定要及时就医

2

蜱虫

近几年,被蜱虫咬伤的报道越来越多

你可能听过这它的名字、知道它的厉害

可是对它的了解可能并不深

图片

你可能以为蜱虫是昆虫

不过细数一下它的腿就会发现

它有8条腿,而不是昆虫的6条腿

蜱虫属蛛形纲

所以虽然它叫“虫”

却和蜘蛛的关系更近些

图片

蜱虫并不算行动敏捷的虫子

它不能飞、不能跳

一般只能附着在猎物身上

把头扎进猎物的皮肤里吸血

这时候你如果看到它

千万别指望把它拉出来

因为这样一来

它锯齿状的口器包括头部很可能被留在肉里

引起发炎、感染

最好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3

蚂蟥

这又是一款吸血的“虫子”

它还有个文绉绉的名字——蛭

不过和蜱虫不同

蚂蟥没有明显的头部,也没有“脸”

肉虫一样的身体两端各有一个吸盘

一个用于运动,一个用来取食

图片

蚂蟥一旦吸附在人的身体上

就会用带齿的颚割破人的皮肤

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素(也称蛭素)

来防止血液凝固

这样血就能源源不断地流进它的嘴里了

图片

蚂蟥有两种,水生蚂蟥和旱蚂蟥

前者对水的振动和温度敏感

当你赤脚走在河水或稻田中

它就可能吸到你的腿上

旱蚂蟥大多生活在南方的原始森林里

它们潜伏在草丛或灌木的叶子上

人经过时它们马上就能感知到,迅速爬上身

被蚂蟥咬最好也不要硬拉它的身体

它的吸盘留在伤口中很可能引发感染

不过通常被蚂蟥吸血不会有痛感

等你发现时,人家早就吃饱跑掉了

4

甲鱼

什么?甲鱼还会咬人?

没错,它不但咬人

而且一旦咬住,绝不松口

图片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输入“甲鱼咬人”

会跳出80多万个相关结果

不仅有文字

还有图片,甚至视频

和吸饱血就松口的蚂蟥不同

甲鱼一旦咬住人,就很难松口

此时你不能使劲拔除它

这样反而会被越咬越紧

这时候学驴叫、学打雷的声音都没有用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水中

甲鱼是水陆两栖动物

一旦意识到没有危险

甲鱼自然也就松口游入水中了

图片

不过被甲鱼咬伤还是要及时处理伤口的

最好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必要时需要打破伤风针

5

进入4月,气温上升

冬眠的蛇渐渐苏醒

开始到处觅食了

这时候我们也要小心了

图片

全世界共有2500种蛇

其中毒蛇约有650种

它们威胁着十余亿人口的安全

有统计表明

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达到30余万

死亡率约为10%

我国两广地区蛇害较为严重

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

图片

在野外,特别要警惕被毒蛇咬伤

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

颈部较细,尾部短粗

而且身体的颜色较为鲜艳

咬人时嘴张得很大,牙齿较长

因此皮肤上会留下两排深而粗的牙痕

图片

如果真的被蛇咬伤

首先要让伤者离开蛇活动的区域

并使其侧卧,避免呕吐物堵住气道

然后用担架将其抬至医院

尽快注射抗蛇毒血清

据统计,蛇咬伤中有80%都发生在足部

因为外出活动时穿有保护功能的鞋

能够有效防止蛇咬

参考资料:

吸血鬼联盟  《博物》2016年7月  严莹

世卫组织:全球每年270万人被蛇咬伤  联合国官网

话题

你曾被哪种动物咬伤?

-  END  -

编辑 / Jacki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