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良种、良肥、良田、良品、良心要农业高质量发展

 网事头条 2021-04-08

现代生态农业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把生态和社会效益一起融合到农业发展道路上,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之一。以生态为龙头的发展模式,会带动以能源创新、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壤改良等等一大批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对整个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这无疑是具有巨大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绿水青山也就是真正的金山银山了。

同时在化学领域和人类和平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人称科学怪杰的莱纳斯·卡尔·鲍林在上世纪就说过:“每一种疾患、每一种病痛都可以追溯到矿物质缺乏上去。”我们今天所遭遇的大多数问题都肇始于在矿物质匮乏的土地上栽种的粮食,以及吃这些食物的动物。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是土壤固相的主体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占土壤固相总质量的95%~98%。按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土壤中有机质、微生物体等只占土壤固相质量的不到5%。土壤矿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与生物化学性质有着深刻的影响。

事实上,土壤矿物质流失速度惊人。专家认为,正由于长期耕种中使用化肥使土壤矿物质严重流失,导致食物缺乏矿物生命元素,造成人体元素失衡,从而导致今天的各种慢病井喷式高发。

最近国内推出有良种、用良肥、变良田、出良品、讲良心的五良生态农产品新型品牌模式异军突起,形成一个生态农业产业链标准化多品种集约品牌。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标准,五良生态农业标准建设单位认证(五良生态农场)和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产品认证(五良生态农产品)体系的推出,符合人们对生态健康食品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体系

根据认证机构编制的《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产品体系》和《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体系评价与产品认证规则》标准,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中五良的定义为:良种、良肥、良田、良品、良心。

新时期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并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农业生产管理与产品品质标准认证体系。

关于良种:

袁隆平在接受央视《新闻1+1》节目时说:良种是一个核心,良田是基础,同时我们还要加上一个,就是良心。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从源头破解'卡脖子’难题,是种业打翻身仗的密匙。”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和自然环境差异大,物种丰富,是我国种业全链条自主创新极其有利的条件。

环球网发表的《向良种良田要高质量发展》(经济新方位·2021怎么干),文章指出:良种是粮食安全的根基;良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良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建设健康农田的关键。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生态农业对氮、磷、钾、钙、镁等一些要素和营养的损失要求降到最低限度,并尽可能做到能源自给,这就要求将农业废弃物及人畜粪尿进行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

《中国农业网》发文对农户提示:有良种、用良肥、变良田、出良品、讲良心是新时期新农人理应遵循的”五良生态农业”标准,有良肥还得有良法,物尽其用。并举例农作物的施肥禁忌。

生态农业的大量肥料来自系统本身,六畜兴旺才能五谷丰登。在少量的土地面积上,可以提供大量的食物种类,生态农业的食物多样性是其他农业方式做不能比拟的。没有健康的生态农业无从谈生态农业,农业重点害虫和杂草其实都是自然界正常的物种,能够用物理方法干扰控制的,就不使用化学办法,能够恢复生态平衡,对产量不造成明显影响的,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既节约了人工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关于良田

土壤有多珍贵?10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耕作层,土壤是难以再生的资源;没有健康的土壤,哪有人类的未来?保护土壤是历史的选择

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四分之一存在于土壤之中。一汤勺土壤中所含的活生物体数量要多于地球上的人口数量。自然界中没有任何地方能像土壤那样汇集如此之多的物种。生物多样性对我们这个星球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物种生存并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我们正在帮助地球保持抵御力、适应力和健康力。

生态有机农业、轮牧轮作和保护性耕作农业可以保护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这些方法在保持土壤和水资源不退化的情况下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率。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良田-良品”工程实施方案》中,体现以环境农业一体化发展为指导思想,以质量为先、生态为本为原则,以良田出良品为主线,打造“从无序变有序、从资源到价值、从良田到良品、从花钱到挣钱”的寿光蔬菜产业服务链,创建“寿光鲜蔬”品牌,开拓中高端市场,引领寿光蔬菜产业振兴,实现新时代“寿光模式”。

良田是作物赖于健康生长的有效环境,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良田的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能够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我们从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土壤酸碱度、土壤盐分、土壤有害物质六个方面进行改良。

关于良品

影响农产品品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两个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肥沃,环境的质量好(如水质好、空气质量高等);光照充足,昼夜的温差大;四季天气明显,细菌和害虫难以越冬;地理环境,外界的不利因素难以干扰。社会发展因素:农业技术比较发达,对品种进行改良选择;少使用的农药、少使用化肥等。

农产品质量通常包括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和卫生品质三方面。传统的农产品质量的含义多指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具体地说,是农产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的含量。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商品化特征越来越趋于明显。农产品的商品质量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以及现阶段效益农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农产品的商品质量在整体上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储运质量、外观质量(如果品和蔬菜的形状、大小、着色、光泽等)、风味质量及加工质量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物安全及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对农产品的卫生质量(如农药残留、病原体沾染以及有毒重金属蓄积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的卫生质量无疑也是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良心

农业生产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从有良种、用良肥、变良田、出良品的生态农业全产业链中,遵循五良生态农业标准行为准则,放心用自己生产的食品分享自己家人和亲朋食用,严格执行安全食品生产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才是一个合格的、有良心的新农人。

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推出正逢其时,农业专家组介绍,该体系中的五良标准细分解释如下:

良种:种子及种苗健康无毒、抗病虫害、易种易管、有高产基因。

良肥:肥料(包括农药)高效、低毒、安全、环保、无残留、多功能。

良田:有害物质含量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生态健康平衡。

良品:绿色有机、营养美味、健康优质、安全放心。

良心:遵循以上四点行为准则从事农业活动的新农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农产品生产规范化和可视化是打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顾虑可行方式。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体系认证是根据不同农作物产品,每一个单一项目都有细化的标准和规定,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单位评价和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产品认证是打造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新型标准,包括环境、土壤、肥料、产品品质、种植管理、销售渠道、循环可持续发展和新农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因素在内,结合农业生产中各生产资料、生长阶段、各种技术、法规、现有标准而形成的新型生态农业标准体系,通过标准管理及规范生产,并建立产品溯源系统查询平台,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扩大消费者对五良认证农产品的品牌认知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中国安全食品良字号。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将生态文化的培育与发展贯穿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之中。五良生态农业标准建设单位认证(五良生态农场)和五良生态农业标准产品认证(五良生态农产品)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十九大的报告中,有42处强调了“生态”、“生态文明”、“生态产品”、“生态安全”等等。并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作者:陈记强 国家高级农技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