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专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家有学子 2021-04-08

专题 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2020广东广州)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炭黑制墨
B.粮食酿酒
C.胆矾炼铜
D.燃放烟火
【答案】A
【解析】A、炭黑制墨,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胆矾炼铜,产生新物质铜,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燃放烟火,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20四川内江)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黑火药爆炸
B.湿法炼铜
C.高粱酿酒
D.指南针指引航海
【答案】D
【解析】A、黑火药爆炸,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湿法炼铜,铁把铜置换出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利用磁性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3.2020内蒙古通辽)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稀释酒精                 
C.碘溶于酒精 
D.酒精消毒
【答案】D
【解析】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稀释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碘溶于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酒精消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4.2020辽宁沈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干冰升华
C.光合作用 
D.石蜡熔化
【答案】C
【解析】A、汽油挥发只是汽油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不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从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B不属于化学变化;C、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的生成,故C属于化学变化;D、石蜡融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D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5.2020辽宁锦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动物呼吸
B.金属生锈
C.食物腐烂
D.海水晒盐
【答案】D
【解析】A、动物呼吸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金属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食物腐烂有微生物、酸性物质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海水晒盐,只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6.2020吉林长春)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司南指示方向
B.高温烧制陶瓷
C.古代湿法炼铜
D.谷物酿造美酒
【答案】A
【解析】A、司南指示方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高温烧制陶瓷跟燃烧有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古代湿法炼铜有新物质铜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谷物酿造美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粮食酿酒
C.干冰升华
D.铁锅生锈
【答案】C
【解析】A、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选项错误;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选项错误;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选项正确;D、铁锅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选项错误。故选C。

8.2020湖北十堰)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水的蒸发
【答案】A
【解析】A、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玻璃破碎只有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石蜡熔化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水的蒸发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A。

9.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图片
【答案】C
【解析】A、用NaOH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此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比较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酸雨腐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例如酸雨中的硫酸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2020内蒙古包头)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
【答案】A
【解析】A、用医用酒精消毒,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保持社交距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出门配戴口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20贵州毕节)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丹桂飘香
B.煮豆燃萁
C.激浊扬清
D.草船借箭
【答案】B
【解析】A、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煮豆燃萁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激浊扬清过程,实现了固液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草船借箭过程中,只是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2020云南省卷)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手工剪纸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
【答案】B
【解析】A、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手工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制陶瓷,有机物逐渐被除去,无机氧化物之间进行反应生成硅酸类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2020四川内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
A.纯氧无色无味,常用于医疗急救
B.熟石灰有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盐酸具有酸的通性,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庆典气球
【答案】A
【解析】A、纯氧常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其可以供给呼吸,而不是因为无色无味,对应关系不成立;B、熟石灰有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对应关系成立;C、盐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对应关系成立;D、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庆典气球,既安全又能使气球往上飘,对应关系成立;故选A。

14.2020吉林省卷)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水银制温度计
B.石墨制铅笔芯
C.干冰作制冷剂
D.天然气作燃料
【答案】D
【解析】A、用水银填充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利用了石墨的硬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15.2020辽宁沈阳)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用金属铜作导线
B.用浓盐酸作干燥剂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解析】A、铜具有优良导电性,可做导线,A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B错。C、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玻璃,C正确;D、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D正确;故选B。

16.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作保护气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异味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
【答案】A
【解析】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而不是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故选项说法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态下与其他物质很难反应,可用来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7.2020黑龙江龙东)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图片
【答案】B
【解析】A、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铁锅,说法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制造舞台烟雾效果,并不是利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说法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故选B。

18.2020广西贵港)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活性炭用于净化饮用水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答案】B
【解析】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用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有弱的碱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去除色素和异味
C.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炼钢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做照明弹
【答案】C
【解析】A.小苏打有弱的碱性,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去除色素和异味,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没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选项说法错误;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作照明弹,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20.2020甘肃天水)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图片
【答案】C
【解析】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食物霉变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

21.2020甘肃金昌)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面包发霉
C.纸张燃烧
D.钢铁生锈
【答案】A
【解析】A、酒精挥发是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

22.2020云南昆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烹胆矾则成铜”是物理变化
B.胆矾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熬之则成胆矾”是蒸发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A、“烹胆矾则成铜”,生成新物质铜,是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胆矾是硫酸铜的结晶水合物,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故B正确;C、“熬之则成胆矾”的含义是将硫酸铜稀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可获得胆矾晶体,故C正确;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含义是在铁锅中蒸发硫酸铜溶液时,铁锅表面会析出金属铜,这是因为铁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了铜,反应是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A。

23.2020四川绵阳)下列诗句或俗语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吹尽黄沙始见金
B.爝火燃回春浩浩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铁杵磨成绣花针
【答案】B
【解析】A、吹尽黄沙始见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爝火燃回春浩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分子的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铁杵磨成绣花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

24.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物质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活性炭净水
B.工业制氧气             
C.干冰制冷
D.工业炼铁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净水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工业制氧气利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干冰制冷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工业炼铁利用的是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