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报时间:低调的复合材料之王

 无忧树能力圈 2021-04-09
光威复材代表着我国碳纤维领域最高技术水准。高端碳纤维需要长时间积累及技术攻关,需要资金、人才和时间,作为高端材料一直被美日等发达国家严防死守,光威复材在此领域的突破形成的核心技术就是最大的护城河。其核心利润是军品,军品进入门槛很高,转换成本很高。
 
这里再简单谈下护城河。

护城河从词汇表达上倾向于防守,是防止价值湮灭的核心要素,对于护城河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也是无忧树体系中非常核心的一个环节。当周期不明,业绩非线性时,能够帮助我们穿越周期的就是这些具有内涵的“不变”基因。理解和推敲护城河无忧树也有独特的方式方法,并非把几个护城河要素列出即可。

从防守角度看护城河,护城河不是说有就有,说无就无。
从攻击角度看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应该建立在高护城河基础上。
但护城河和竞争优势又是从哪里来?一定要看价值创造的要点

当这两个问题无法建立系统见解时,价值投资往往是空中楼阁,有形无实,会为“数据”、“事件”所驱动,而非真实价值驱动,长期持有更不会有真凭实据。

举例说明,要是很难理解广联达的护城河与竞争优势,估值就会是极大障碍,类似的还有金山,如果不理解华兰生物的护城河与竞争优势,跌破某些位置加仓就成了一种投机取巧,很难是因为理解了公司,只不过认为疫苗会贡献业绩而已,博一个未来业绩的弹性,假设未来业绩弹性非你所想的那样呢?

所以有人会说“广联达都这么高了,你们也赚了很多了,还不卖,还表示看好,这是要大家来接盘,太坏了。”并非我们坏,无忧树向来没流量,没影响力,稍微坏点,无忧树的流量可以噌噌上来,很多人都理解不上,还接啥子盘?所以接盘这档子事子虚乌有,纯粹是我们认为价值并未展现完全。

再举例,不理解护城河和竞争优势,海尔智家今天所呈现的数据似乎也只能表达持有不算高估,但长期持有的理由是什么?为何海尔智家进入了新的价值创造周期?
 
好,再回到我们今天主题,光复威材。这是无忧树去年研究的一只品种,有部分同学持仓。

从驱动力上说,航空航天存在长期的技术迭代动力,复合新材料往高端装备市场渗透是长期过程,无论军工或民用。军用要求更高一些,有供给驱动需求的一面,新型材料有了,需求也自然产生,材料没有,潜在需求也不会释放出来。

与光威复材相似的是中简科技。营收规模上,光威复材体量更大;毛利率与净利率上中简科技更高,这是源于其产品主要面向军品。看惯了低毛利低净利率的材料企业,这两企业数据是很晃眼的,说明其产品很高端,否则面对强势的下游是没有任何定价权的。
 
两者ROE较相似,长期都在15+。细分领域两者谁更强我们暂时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主基调下,结合市场与行业,相关企业的成长之路还比较长。
 
航空航天的升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一个是过去产品的升级,一个是全新产品的研究,都是一个长周期。从产能释放角度来说,未来相关企业只有释放更多产能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就是说光威复材与中简科技都需要加速自身的产能释放。所以,军品业务算是有稳定增长的基本盘,这对中简科技更为重要。
 
业绩

3月29日晚,光复威材发布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预告。20年全年实现营收21.16亿元,增幅23.36%,归母净利6.42亿元,增幅22.98%。21年Q1预期实现归母净利2.06~2.23亿元,预增20-30%。
 
纤维业务:20年公司碳纤维及织物收入10.78亿元,增长35.11%,其中客户甲销售额9.82亿元,同比增长30.24%。

风电碳梁:20年收入7.18亿元,增长6.61%。主要受国外疫情和国内纤维供需关系紧张的双重不利影响。

预浸料:2.36亿元,增长33.61%,毛利率27.94%,提升13.77%,毛利率上升高端预浸料的推出有关。
 
2020年企业毛利同比增长28%;净利增速低于毛利研发费用率增长12.96%
 
全产业链布局,寻找未来新增长极
 
报告期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新型号纤维、预浸料(阻燃预浸料进入PCD审核)、复材制品(重点项目期待今年形成贡献)和制造装备(缠绕和铺丝机)的研制,成果显著。伴随前期投入陆续迎来收获,公司将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全方位品类拓展,奠定了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年报)
 
相关业务进度
 
报告期内,碳纤维板块继续贯彻“两高一低”发展战略,按照“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发展思路有序推进生产和研发规划,同时,在前期产品研发成果基础上投入更多资源关注产品应用拓展和市场培育,紧跟世界前沿的M40X等重点型号碳纤维研发实现自主性能达标,配合各方有序推进各款T800级、T1000级以及高强高模系列碳纤维在国防及高端装备应用中的产品准备和应用验证(周期和汽车有些相似,准备产品,应用验证,进入规模化释放---量产,这也是其转化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周期太漫长);
 
确保量产碳纤维产品在保质保量前提下及时交付,稳步推动储备产能的等同性验证进程;

持续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完善TZ700S(T700级)生产工艺,突破超大容量聚合釜设计、制造及工艺,实现了干喷湿纺原丝线全纺位高速运行,为募投项目的顺利投产奠定坚实基础,为包头项目后期顺利推进做好技术储备,同时积极推动TZ700S产品应用市场开发,全年对外实现销售过千吨;
 
通用新材料板块成功开发风电预浸料、阻燃预浸料、无人机预浸料,其中阻燃预浸料进入PCD审核阶段,风电预浸料成功应用于风电叶片制造,并取得批产订单,各种高端预浸料产品不断完善性能数据库,推动产品在航空、航天、电子、船舶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能源板块105mm碳梁多种牌号碳纤维成功通过G1C测试,生产速度提升25%,并成功开发建筑补强板,开拓了拉挤工艺新的市场应用空间。复材板块研发中心一期全面投产,二期已开工建设,AV500直升机、多款无人机等20余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部分已实现首架份交付,带动公司业务向下游延伸的目标和路径更加清晰明确。
 
精机板块成功开发龙门缠绕机、铺缠一体机、机械臂铺缠机等先进装备,非标设备标准化日趋成熟,复材箱体和地面保障装备市场逐渐打开。(年报)

产能

包头碳纤维项目通过招拍挂取得项目用地并如期开工建设,一期年产4000吨碳纤维生产线按节点规划顺利推进,项目一期的八个主要建筑单体全部完成基础工程,计划在2022年建成投产并开始形成贡献;

公司三个募集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均取得重要进展。其中,高强高模碳纤维生产线承担的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成果,项目产品M40J级、M55J级国产碳纤维历经多个航天应用场景的应用验证,有望在今年(2021年)得到放大应用;高强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报告期内如期建设完成,公司采用干喷湿纺工艺生产的TZ700S碳纤维产品在建筑补强、气瓶等一般工业和高端装备领域打开市场,有望成为公司碳纤维业务新的支撑点;公司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一期在报告期内完成验收,先进的复合材料成型和生产装备、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公司业务向碳纤维下游延伸提供了重要保障。

竞争环境变化

禁运:从20年8、9月开始,国外个别企业对中国碳纤维禁运,国外禁运有利于促进国产碳纤维发展,但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大,自主保障能力不及30%,国内碳纤维复材业务受到巨大影响。

内部:国内竞争,企业都在进步,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会有竞争的,20年国内新增产能最少有七、八万吨。对公司来说,公司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公司更注重做好内功,一直坚持碳纤维两高一低战略,持续高研发投入,做好自己的产品,使公司的产品具备市场竞争的能力。(完善内功)

产品结构变化对毛利率的潜在影响

军品价格有审定价、协议价两种方式,军品价格下降是大趋势,随着用量增加和国产碳纤维、复合材老的成熟度提高,产品的成本下降,但是目前没有接到降价通知。公司早期发展主要靠军品,近几年公司军民品互动发展,军民品各占一半,综合毛利率前几年是下降的过程。2020年毛利率提升是因为民品业务能力提升,如预浸料原主要是体育休闲等竞争激烈的领域,公司不断发展,利润低的产品逐渐放弃,向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发展。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