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鉴定快速入门(工痕篇1)

 安喜的空间 2021-04-09
序言
玩古玉十多年来,碰到非常多的朋友让我帮忙鉴定,目前网络上的鉴定文章大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更有不少鱼龙混杂的错误鉴定教程,倘若以此来学习,更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方便喜欢古玉的朋友快速入门古玉鉴定,能淘到自己喜欢的真正的古玉,今天就决定系统的写一套古玉鉴定的文章。
内容大致包括:工痕,包浆,光气,沁色,玉料,形制,古韵等,这些都是鉴定古玉的重要鉴别点,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能正确且快速的学会古玉鉴定,下面会对这些知识点展开来,进行详细全面的讲解。
工痕篇1
工痕,就是玉器表面的雕刻痕迹。之所以可以用工痕来作为鉴定依据,是因为古代玉雕,和现代玉雕,所用的工具不一样,导致留下的工痕会有差别。
先分别看一下古代和现代的玉雕工具:
图片
古代雕刻工具坨机(水凳).图一
图片
现代电动雕刻机.图二
图一是,古代的坨机,也叫水凳,坨片是固定的,通过变换手里的玉器角度位置来进行雕琢,用脚来控制坨片的转速,速度较慢。
图二是,电动雕刻机,雕刻笔可以拿在手里,随便变化角度位置,玉器可以相对保持固定不动,另外电动雕刻转速非常快,每分钟能达到三万多转速,速度很快。
知道了以上不同,那么可以设想一下,在玉料上雕刻一个圆形的眼睛,两者会有什么区别?
坨机,坨片是固定的,雕刻只能雕刻直线,想要雕刻弧线,或者圆形,就只能刻短直线连接起来,拼凑成一个圆形。方便加深理解,可以拿小刀在土豆片上刻一个圆形就很容易体会到。
电动雕刻机,雕刻笔因为可以拿在手里,随意变化角度,所以很容易就可以雕刻出一条弧线或圆形,就像用笔在纸上画画一样。
下图三是一件清代的玉狮子玉片,可以看到眼睛的接刀痕迹,是非常明显和典型的,很多古玉上的弧线或者圆形,可能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接刀痕迹,以此发图只是方便大家容易理解,道理是相通的, 顺着这个思路去理解,方向才算对了。
图片
清代狮子玉片.图三
从本质入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是不是古玉鉴定也没有那么难,慢慢来,关注一下,后面会逐步分享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