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岳母

 简心素文 2021-04-09

感恩岳母

这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我双手敲动起键盘,作一点感恩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对岳母难以忘怀的情感。

记得第一次到岳母家,不是在婚前见面接受考验,而是在一个金秋收获的季节,国庆节假期旅行结婚回老家拜见。一路上,新婚的喜悦间杂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迈入她家大门的一瞬间竟然加剧了,以至于面对满屋子的亲友,手足无措,头上冒汗。

还是细心的岳母的一句话及时为我解了围:“来了,快坐下,先喝点水!”她把刚刚沏好的一杯茶水亲手端到我的面前,很和蔼地看着我说:“随便点儿,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啊!”听了这平和的话语,看见那慈祥的面容,使我心情转而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浑身的拘谨也减少了许多。

后来,与岳母一家接触机会多了,相处时间久了,我才知道,岳母她并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外场人”,而是一个少言寡语、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农家主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岳母家与千万个中国农村家庭一样,靠挣工分吃饭,很是艰难。岳母尽管生了两男三女,可真正能够干活顶用的,主要还是靠岳父和大舅哥,每年年底队上分得的口粮和款项,少得可怜。早、中、晚三顿饭,岳母总是照顾着挣工分的和上学的,唯独自己总是凑合。可是,一天到晚,家里家外,她自己总是忙个不停:平日里缝穿身衣,洗刷做饭;三夏时候,就来场上掐麦穗;三秋时节,必在场头边搓高粱,绑笤帚;谁的衣裳该补了,谁的鞋袜该换了,谁的书包该买了,全装在岳母一个人心里;光每年纳鞋底,就十几双呢!

再后来,大舅哥成家分开单过了,这好像可以甩下个包袱,可大舅嫂却常年有病卧床。岳母岳父的心里谁也放不下,什么时候也都想着全家人。到年底的结算,两位长辈老人总是先把老大一家的欠款一分不差地交上,再掐着指头合算着家里的日子。

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时光流逝中,岳母的几个子女,有的当兵了,有的工作了,有的结婚生子了。可岳母对远在市、县的几家依然牵挂在心,过年过节,岳母早早地就打发岳父给各家送上自己亲手做的好吃的:端午节前送粽子,秋收送小米、红薯,过年前送年糕、豆腐、豆包、炸油糕……岳父来了倒很干脆,放下食物,只宿一夜,第二天就返回。

有好几次,送走了岳父,我一边和媳妇品尝享受着浸透着儿女情长的美味佳肴,一边聆听着她讲述有关岳母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个很少很少吃鸡蛋,因为俺娘总是把鸡刚下的鸡蛋都放到缸里攒起来,等过一段时间,再拿出去卖了,买回来食盐和醋。”

“家里再穷,爹娘也要想方设法供我们几个上学。不管你学习多紧张,俺娘经常叫我们几个上学的,夏天割一捆草,冬天拾一篓子柴禾,送回来再去上学。”

“俺娘对自己家里特别节省,管得很严,对乡邻们可好啦!不管是谁,有了病,她准去看望,还带去俺们拿回去的点心、罐头。”

“俺们姐妹几个结婚,都很简单,谁也没有要彩礼。”

我静静地听着她的讲述,在为岳母她老人家平凡朴素的一件件小事儿心动受教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媳妇他们兄妹几个那么的团结一致、和睦相处,也懂得了为什么自结婚以来媳妇是那么的一点一滴、勤俭度日。

我听着她的这些讲述,也不由地想起自己与岳母近距离接触的几件事:

1989年到1991年间,已届耄耋之年的岳母来我家住了几次。每天,她总希望早早地送她到一楼院内,和几个从农村来的家属们一起聊天。午饭后休息,下午接着聊。她常说的话,一句是:“你们每次往锅里倒油,就跟倒醋一样,嘟——嘟——嘟的!”我知道,她是嫌我们浪费。另一句话则是:“城市不如农村家里好,在村里出了门儿就是院儿,出了院儿就看见山和地了。”唉!干惯活儿的她,心里总是装着那个家呀!

难忘1977年4月,媳妇分娩前,她早早地就来看望伺候。只因为我的疏忽,才酿成了我们俩同时都中了煤气,她还留下了后遗症。尽管别人并没有说什么,但我自己明白自己的过失。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我还在学校工作的1976年暑假,曾在岳母家住过的那些日子。她天天把我当“客人”招待:包饺子,擀面条,蒸包子,烙烙饼……把当时农村最好吃的,换着样儿做给我吃。知道我爱吃杂面,她就到别人家借来,亲手擀成杂面条,吃晚饭时,总是先给我盛稠稠的一碗。

我想到地里去学着干点儿活儿,她就说:“用不着你。”我往缸里挑两桶水,她说:“别累着。”我扫扫院子,她便逢人就说我怎么怎么好。记得那天,她一边做饭,一边和我说着话:“你小时候听说也不容易,现在你们享福了,好好地过日子吧,桂竹(我媳妇)脾气急,我知道,你多担待点儿。”我不住地点着头儿,帮她往灶火里添一把柴禾,火光一闪一闪地照在她风霜浸染的头发和印着岁月痕迹的脸庞。我胸中那种受长辈嘱托的情感在不断地涌动,自然而然地想起小时候母亲烧柴做饭时,被火光映照的那一张慈祥的面容。

有一件心里很欣慰的事儿:1988年7月,我和媳妇带着儿子回老家为岳母过80岁生日,住了几天。4个月后,儿子在一篇《我爱姥姥》的作文中这样写道:

“姥姥不仅非常朴素,而且特别勤劳。她一会儿喂猪,一会儿喂鸡,一眨眼又上房看晒的粮食。早晨6点半,我起了床,心里想:这回儿我准是第一个起来的。可是,当我刚走出院子,就看见姥姥从远处走来,不禁大吃一惊,忙问姥姥:'您干什么去了,起得这么早?’'我去河边洗衣服去了。’'您几点起的床?’'4、5点钟吧。’姥姥转身回家去了。望着她那满头的银发、单薄的身子和微微弯曲的背影,一种尊敬、热爱之情,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

这就是儿子笔下他所热爱的姥姥。

这就是媳妇的母亲,我的岳母。

岳母离开我们28年了。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今天的我,回忆岳母,因为她是中国农村广大妇女中的普通一员,她那勤劳、节俭、隆仁、默默付出的品质,刻在我们心里,永不褪色!

今天的我,感恩岳母,因为她给了我一个好媳妇,给了儿子一个好妈妈。儿子生来心慈信实,就像他的妈妈;而媳妇质朴善良,勤俭节约,如同她的母亲。

2019年3月。

作者:崔承志

◆崔承志远去的邻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