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花果期病虫害管理重点

 农技豆 2021-04-09

1. 柑橘红(黄)蜘蛛 

(1)为害特点

①为害柑橘的叶、嫩梢和果实;

②以口针刺破表皮、吸食汁液

③叶片现许多灰白色针头大小斑点,叶色黄白,没有光泽;

④轻则叶黄果小、树势衰弱;重则落花落果、落叶枯梢。

2.防治方法

(1)挑治“中心虫株”

从春梢萌发开始,每隔5~7天在园内检查一遍,观察树上红蜘蛛和黄蜘蛛数量的变化。红(黄)蜘蛛发生量大的果树,为”中心虫株“,需要及时喷药挑治。

(2)化学防治

防治标准:

在柑橘春萌芽期至芽长2~3cm,气温10℃时,每叶有虫2~3只;在15℃时,每叶有虫4~5只;在20℃时,每叶有虫5~8只。

②早春:

  • 5%噻螨酮乳油1500~2500倍液;

  • 20%哒螨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 0.8—1 波美度石硫合剂,开春出梢前再用炔螨特;

  • 矿物油200~300倍+5% 阿维菌素4000倍(使用较多)

新梢抽发、初花期

  • 5% 阿维菌素4000~5000倍+20%乙螨唑悬浮剂3000-4000倍;

  • 5% 阿维菌素4000~5000倍+73%炔螨特2500~3000倍;(注意使用,炔螨特容易产生药害)

  • 5% 阿维菌素4000~5000倍+20%哒螨灵2000~4000倍液;

开花期至生理落果期:

  • 5%阿维菌素4000倍+24%螺螨酯3000倍(严重加双甲脒);

(3)生物防治

①螨类的天敌种类很多,瓢虫、草蛉、小花蝽和捕食螨等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螨类的天敌提供庇护环境

2. 花蕾蛆 

(1)为害特点

①横径显著增大,形似灯笼;

②花瓣分布绿色小点,花蕾不能正常开花;

(2)生活习

①一年生一代,少数两代;

②3月下旬柑橘现蕾发白时,为成虫羽化出土盛期;

③幼虫在树冠周围30cm,3.3-6厘米深土内越冬;

④阴湿环境有利于花蕾蛆的发生。

(3)防治方法

①物理防治

  • 及早摘除被害花蕾,深埋或烧毁;

  • 每亩悬挂黄板20张。

    ②化学防治

  • 花蕾绿豆大小或始露白期,成虫出土地面爬行但未上树,地面施药1~2次:

           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200克均匀混合细土20~25千克;

           90%敌百虫晶体0.15千克加水20千克,喷洒地面;

           20%速灭杀丁乳油2500~3000倍液

  • 50%花蕾变白,花蕾直径2~3mm时,成虫羽化初期上树产卵,进行树冠喷药:

           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

           2.5%溴氯菊酯2500倍液;

           25%氯氟氰菊酯2500倍液;

           2.5%功夫(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40.7%乐斯本(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

3. 柑橘灰霉病 

柑橘灰霉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情况下容易发病的病害,3-4月花期遇到阴雨天气,气温15度左右,湿度80%以上时严重发生。

(1)为害特点

①为害花、嫩叶、枝条和幼果;

②花期阴雨,现黄褐色病斑,引起花瓣腐烂,并长出灰黄色霉层。天气干燥,则呈淡褐色干腐。

病果表面容易木栓化,形状不规则。如果病果成熟度高,容易发生褐变、变软,上面有鼠灰色霉层,失水后干枯脱落。



(2)防治方法  

①重视清园。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烧毁。

②花期摇花。  三四月阴雨期,在谢花2/3左右,如遇连续阴雨,需及时进行摇花,让花瓣与幼果分离,避免花瓣在幼果上推积,发生灰霉病。

(2)化学防治。在开花前建议使用内吸,渗透性强的抗雨水冲刷的戊唑醇异菌脲、咯菌腈、氟唑菌胺、腐霉利等进行预防。在谢花2/3、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等,以及下雨前后及时用药防治,建议使用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预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