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28年,去杨柳北里串个门儿

 郑捕头 2021-04-09


30年之后,《我爱我家》第121集上线了。
多年前问英达老师,《我爱我家》当年那么受欢迎,为什么没有拍续集?他说拍了呀,后80集就是续集。
由于演员问题及导演本人的意愿,《我爱我家》都没有可能拍摄120集之后的剧集。而这一次,其实也算不上真正的续集,而是一段只有十几分钟的广告短片。
《我爱我家》短片

|
如果观众抱着看真正续集的心态来欣赏,那难免要对短片失望,演员不是当年的演员,心气不是当年的心气,杨柳北里18号202的欢乐氛围是不太够的。
但如果你不抱太多奢望,更把它看作一条带有情怀的广告片来看,无疑又会收获小惊喜。尤其在熟悉的片尾曲音乐响起来之后,从小看着《我爱我家》长大的快递员,与长大后的贾圆圆那一段问答,看得人既伤感又满足,伤感在于剧中角色和演员的变化,满足在于一些常存在观众脑海中的问题,也算是有了答案。
——你姥姥还常来你家吗?——不来了,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使。
——小凡姑姑和孟昭阳在一块儿了吗?——没有。
——隔壁胡爷爷怎么样了?——头些年就去世了。
——二叔发财了吗?——发了,又赔了。
——和平阿姨还到处走穴去吗?——早不走了,现在改跳广场舞了。
——你们家还用那个金刚砂牌儿卫生纸吗?——用啊。
一段快速问答过后,圆圆笑着嗔怪他这个姓郝的小学同学说,你怎么什么都问啊?
其实不怪这位郝同学,我如果真的能够推开202的神秘家门,除了在家中各个角落细细感受,肯定也会有很多问题问他们的。而且就像郝同学说的,“我小时候就老想有机会来你家串个门儿,你们家特别有意思,家里的人都特别可爱。”
在小时候的我看来,这个家庭就是我理想中的家庭,热热闹闹,气氛轻松,家庭成员之间既不乏尊重,又可以随意开开玩笑,无伤大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缺点,但每个人又都是那么充满趣味。

|
幸运的是,像郝同学一样,短片拍摄期间我也去现场串了个门儿,就像替那个守在电视机前小时候的自己圆了一个梦。
英达给演员说戏
先是“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的会长凉油锅告诉我,英达老师这几天要拍一个《我爱我家》短片,没事儿可以过去看看。一打听才知道,不是真正要拍续集或者什么,而是一个商业短片,剧本是东东枪写的。我这才意识到,在那之前一段时间枪总跟我打听老傅有多大年纪,原来是在创作台本。
几天之后我如约赶到位于顺义的摄影棚,一进门就被眼前的布景震住了。此前我也看到过几次对老傅家客厅的还原,大多是电视台录节目临时打造,节目主角是演员和导演,布景也就是烘托个气氛,大部分都是比较粗糙的。而这一次的场景,还原度非常之高。
英达在拍摄现场
沙发、写字台、台灯,老式电话、呼啦圈、雨衣、电表箱、书柜,连地板砖都是高仿。尤其是那组布面老干部式沙发,一看到就想坐上去感受感受。英达老师招呼我过去,说可以就地模仿一个葛优躺,我边笑边倾斜下去,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有机会,在老傅家的沙发上躺平。
客厅的沙发和茶几
剧组老师发给我一件模仿当年的工作T恤。这件衣服的样式也在当时的剧中多次出现,图案是一家人的头像聚集,出自能写会画的英达老师之手。这一次原样复刻,“大张罗”凉油锅除了保持前面的图像高度仿真,后背还新加上了“我爱我家”四个字。

|
正式开拍之前我发现,除了英达老师本人坐镇,幕后人员中还有不少脸熟的面孔。有两位明显是在《闲人马大姐》中作为邻居常常出现的演员,其实他们当时是剧组成员,没事就站到马大姐旁边充个人数,偶尔也插几句嘴。那位胖乎乎的大哥,是在多部英氏情景喜剧中担任摄像师的王茂琪老师。
王老师在现场也把着一台摄像机,只不过他这次不承担摄像任务,更多是对当年《我爱我家》剧组氛围的还原。
摄像师王茂琪
英达老师跟我说起现场那位有些上年纪的摄影师,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他再说起片头那个竖起大拇指的画面,我恍然大悟,马上说那个镜头上出现的字幕是“张明智”,在那之后接连几个画面都是大拇指,包括扮演保姆小张的沈畅。英达老师说没错儿,就是那里,这位老师叫闫英。
想起来了。片头字幕显示摄像师有三位,闫英老师排第一个。当然全剧总摄像师是王小京老师,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我爱我家》高清剧照,包括那张标志性的家庭合影,都是由他掌镜得来。
拍摄间隙我还跟闫老师聊了几句。他说那个代表准备就绪的大拇指动作,是英达老师安排他们做的,后来用到了片头,一遍遍播放所以也被一些观众顺便记住。我跟他说,小时候我和我弟看到那里,感觉连人带动作都特别帅气。闫老师笑着说,现在不帅了,都成老头儿了。
这次的实拍阶段,在英达老师的安排下,头发花白的闫老师再次竖起大拇指。
摄像师闫英

|
演员进场。就像现场布景尽量还原一样,他们的服饰和妆容也尽量跟原来的人物靠近。扮演一家之主老傅的是电台主持人大兵,前段时间曾作为英达老师的学员参加《金牌喜剧班》。他的相貌、身材和年龄都不像傅老,好在声音模仿还比较到位。
扮演长大后圆圆的吴丹,也来自《金牌喜剧班》,是一名四川谐剧演员。在现场她穿的那件黄白T恤,连圆圆的扮演者关凌也惊呼神似。
片中演员合影
还有几位演员和英达老师在话剧中结缘,参演过2020年英达老师执导的话剧《阳光下的葡萄干》。其中徐菁遥扮演的和平,无论妆容服装还是语言动作,都和宋丹丹当年的表演有几分相像。
尤其要说的是和平与圆圆的发型。和平卷卷的头发帘,圆圆额前的弯曲一缕,都能看出剧组的用心。
英达与扮演和平的徐菁遥
观众席也值得一说。除了一些家迷和普通观众,在座的还有两位特殊成员。他们是英达老师的大学同学,当年就曾被邀请到现场参与录制,还被安排点评了几句,录下来放到后80集的花絮当中。这一次他们又在当年的基调上评说了几句,被摄像机拍了下来,只不过没有用到最后的成片当中。

|
加了一个夜班,短片用一天的时间录制完成。英达老师整天都在现场忙碌,看着他的背影,我不止一次在想,当年在那个拍摄现场,他应该也是这样一种忙碌又幸福的样子吧。
英达在拍摄现场
1993年拍摄《我爱我家》时英达老师只有33岁,而今他已经年过花甲,私下说话还是那么爱开玩笑,几乎百无禁忌,“宁伤感情不伤包袱儿”。
拍摄完成之后,英达老师在朋友圈贴出几张工作照片,写下一段文字——
“梦回我家,天地云泥,物是人非,悲欢合离,新朋老友,百感交集,老骥伏枥,续写传奇。”
英达与演员合影
在一般观众看来,这次拍的就是一段广告片。但在有些人看来,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注:文中图片由杨明、剧组成员和本人拍摄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