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了一辈子热处理,12条热处理车间实用经验,拿走

 草虫gg 2021-04-09
(1)淬火油与淬火液的定期补充与清渣更换等。一般每3个月进行一次淬火油的补充(添加),每年进行循环室内与室外大油槽的挖渣清理,对于淬火液应整体更换,目的是保证冷却特性。为满足冷却温度的需要,同时淬火油与淬火液配备有冷却系统,采用风冷散热器或水冷均有较好的效果。对于要求严格的零部件,在低温下影响冷却介质的冷却效果,需要配备加热装置。

(2)网带炉定期清理落料斗积碳,减少零件的弯曲与延长网带的使用寿命,通常每月对落料斗进行清理,铲除内表面粘付的积碳(四角与内表面),图1为清理出的积碳与气门。每班检查网带的运行与破损情况,一旦发现网带有破损(断裂、撕裂等),见图2,应及时将破损的网带部分更换,以杜绝产品的变形与废品的产生。

图片

图1  网带炉清理的积碳+气门            图2  破损的加热网带(部分)

(3)不断提高热处理生产效率,通过增加装炉量,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热处理设备(如网带炉生产线,自动氮化线,燃气炉,推杆炉、振底炉等),确保满足不同汽车零部件的热处理需要(调质处理、固溶、渗碳与氮碳共渗处理等)。加大网带炉或推杆炉的装炉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热能的有效利用。采用加大零部件的加热装炉量,采用图3与图4的方式,生产效率提高2~3倍。此类零部件(如气门、料杆、钢制挺杆、标准件、轴承、活塞销等)摆放方式是考虑到网带炉的辐射管布置在上下位置,可实现快速与均匀加热,不存在加热不透的问题。

图片

图3  杆类零部件网带上摆放方式            图4  节叉类产品网带上摆放方式

(4)大力推广专用自动矫直设备。气门属于密集型产品,其具有生产批量大、周期短、热处理与抛丸的变形不可避免等特点,采用人工进行气门的校直,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的操作者,是气门热处理行业的难题。而采用气门专用校直机,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该问题。

零部件采用专用机械校直,如轴类、杆类、气门等并取消回火处理,可省去了二次加热与抛丸工序,一次校直合格率高,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与方法,这是提高热处理劳动生产率的唯一手段。

(5)吊挂式抛丸机的应用前景广阔。氮化后产品原采用履带式抛丸机,但磕碰伤严重约有12%的废品;而采用小型旋转式喷砂机,人工劳动量大,同时备件的消耗比较严重,故应用不多;采用吊装完全避免了废品的产生,气门清洁度高,外观质量好,自身配有吸尘装置,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6)使用自动分选机,用于气门的自动分选机,在机械校直后直接进行分选处理,技术要求为检测杆部直线度、盘锥面或盘端面跳动,自动进行检测、将合格与不合格产品分开,具有生产效率高(每台设备班产6000支)、质量稳定的特点。

(7)采用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减小零部件的变形。针对零部件的材质与技术要求,采取最佳的热处理冷却工艺,不仅可减少零件的热处理变形,更可实现节能与环保,对于要求零件热处理后表面发黑处理的,采用硝盐浴进行分级或等温处理,即可完成发黑处理,且表面清洁。需要注意的是应在硝盐浴内放置冷却水套,起到控制硝盐浴槽温度的作用。

(8)减少产品的返工处理(控制成品与过程的硬度、晶粒度、渗层深度等),对于返工产品的分类处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热处理工艺时,对于技术要求要比图纸规定的加严一些,目的是即使工艺过程中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但仍有余地可符合图纸要求。另外根据产品的要求,可综合考虑是否重新进行热处理。

(9)挺杆的热处理节能。铸铁挺杆在盐浴炉加热油冷后,需要清洗底窝内的油与残盐后进行低温回火处理,用热水清洗,不用清洗剂,控干底窝内水与盐,防止生锈,效果明显。同时抛丸后底窝内十分干净。
(10)采取减少零件变形的盛料方式与专用装备,实现零部件变形与质量的可控。因料盒的高度矮,零部件叠压不会造成弯曲,装出料方便,对于易热处理变形的零部件,要减少加热状态下的大量叠压,同时要防止受到挤压、扭曲等。提高氮化气门返修的合格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尤其是杆部已经加工到成品的气门,需要采取特殊的工艺装备,可确保满足成品杆部不受到氮化处理,从而挽救部分锥面不再加工的特殊要求。
(11)优化工艺与缩短零件的工艺流程。气门电镦压成型后,穿架进行退火或时效;气门氮化前去应力退火的穿架在机加工进行,送入热处理工序后直接在网带炉或箱式炉内进行,省去了二次装夹,减少了人工与气门变形。

(12)加快氮化盐浴与氧化盐浴的熔化速度。将氮化盐或氧化盐倒在捞渣器上,后沉入盐浴的中间位置,比直接将盐沉入炉罐底部化开时间缩短二倍以上的时间,此方法节能效果显著。

细细读来,可能其中的经验只能适合部分企业,很多大的企业都采用先进的热处理生产线,反而很难再借鉴这些经验,对于这些企业,又如何来搞节能降耗呢,依然推荐参加第十一届先进节能热处理技术与装备研讨会”,目前已经定下来的专家报告如下:
陈希章:激光表面处理
顾晓明:海上大兆瓦级风电行星架失效分析
严韶云:智能化渗碳与渗氮
张   政:单推盘线热能回收利用改造及双推盘线建设
殷汉奇:精密渗氮、氮碳共渗实践
姚继洪:淬火冷却特性和淬火介质的管理与维护
卢金生:抗疲劳离子渗氮技术及工程应用
殷和平:多用炉智能化生产应用
舍弗勒:热处理炉的状态监测最新技术
高永强:优化齿轮参数,提高齿轮强度——后桥被动齿轮断齿
赵步青:热处理工艺要与时俱进
方   力:热处理设备的冷却与热回收
周长剑:美国AFC-Holcroft的先进热处理设备

来源:热处理生态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