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娱产业资本梦魇:映客命运多舛,上市成谜,爱奇艺、B站高处不胜寒

 昵称74663532 2021-04-09

2018年开年以来,文娱行业掀起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上市潮。A股、港股、美股,新三板,文娱公司多条线出击,抢占资本市场。对于文娱产业IPO典型的三家:爱奇艺、B站、映客,其上市初衷又是各有不同。国际化的爱奇艺、B站的成人礼、映客的突围战。文娱产业是一片价值洼地。庞大的市场容量和积累多年的用户需求,为文娱产业的井喷搭建了舞台。但资本的冲刷下,在文娱产业披沙沥金同样并不容易。

2018年开年以来,文娱行业掀起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上市潮。其中B站、爱奇艺这两天接连在美国纳斯达克IPO,映客已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另外,快手、猫眼、斗鱼、虎牙等都传出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不仅如此,在新三板挂牌的文娱公司也不甘寂寞,转战A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除了唐人影视宣布进入IPO辅导以外,主营影视IP分销的森宇文化,也有望曲线登陆A股。

3月26日,A股上市公司光一科披露收购方案,公司将通过一半股份、一半现金的方式,购买森宇文化100%股权和安瑞信杰100%股权,估值分别为10.5亿、6.2亿。公告发布后,光一科技的股价连涨3天。

文娱产业相继登陆资本市场,美股、港股多条线出击,反映了文娱产业巨大的价值潜力。而对于爱奇艺、B站、映客三者,上市初衷又是各有不同。作为不同细分领域的三家代表,爱奇艺、B站、映客的上市心态,可以看做是资本冲刷下,整个文娱产业的缩影。

国际化的爱奇艺

谈到爱奇艺纳斯达克上市,一个条件反射式的问题是:为什么不选择国内IPO?

文娱产业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对于爱奇艺的视频娱乐细分领域更为如此。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相对状况低迷,资本机构对于高投入、高风险的文化产业项目,始终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事实上,纳斯达克上市的爱奇艺首日即遭破发,如果选择国内上市,即便不是久拖不批,也会在更大程度上割肉。

而相对于国内市场,国外资金对于文娱产业显得更加欢迎。娱乐视频领域需要长期投入,而国外资本机构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也很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纳斯达克作为国际市场的切入口,入市必然也会引起华尔街投资者的关注,从而为爱奇艺的下一步国际化做好准备。

对于爱奇艺来说,入局全球化竞争是其明确的目标。文化娱乐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节点,爱奇艺的野心不仅是困守国内视频领域。已经完成国内用户基数积累的爱奇艺,全球化是其战略的必然部分。而此次纳斯达克上市,便是其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B站的成人礼

B站纳斯达克IPO当天,B站团队谈到:“B站将往正能量方向运营。此次募集的资金有三个用途:第一个是增加技术的基础建设,二是建设创作者生态,三是吸引人才,包括人工智能、内容运营人才。”

B站以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为核心。如今,B站每月有7640万的每月活跃用户,平均每天在B站上停留76.3分钟,每月活跃内容创作者(UP主)数量达到20.4万。最特别的是,超过80%的B站用户,是9至28岁的青少年。B站董事长陈睿称:“我们相信,我们的用户将成为中国娱乐消费的驱动力量以及引领潮流的一代。”

 “哔哩哔哩已经8年了,而且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一个业余社团发展成为一个证照齐全的互联网平台过程,我觉得哔哩哔哩本身的发展,也就说明了中国政府对于内容型平台的态度。”陈睿表示。

过去不少观点,都将B站代表的二次元社区视作亚文化,属于边缘文化。但正如陈睿在纳斯达克敲钟时所说,B站也在向主流靠拢。2017年3月,B站在首页开设国产动画专区。与国内青少年一起逐渐长大的B站,此次赴美IPO更像是一场成人礼。资本市场洗礼后的B站告别野蛮生长,稳重地走向规范化发展。

映客的突围战

映客度过了一个艰难的2017年。相较于2016年,映客的2017年数据多项下降。映客的季度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峰值出现于2016年第四季度,为3000.6万人,此后持续下降。2017年第二季度跌至2030.2万人,第四季度回升至2518.4万人。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数量,2016年第二季度为261.5万人,此后持续下滑,到2017年第四季度,已下滑至65.2万人。此外,映客的月活、月付费用户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

映客是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全新实时直播媒体。作为国内直播领域的头部力量之一,映客曾在文娱产业中被寄予很大希望。然而2017年,短视频的崛起,逐步取代了直播行业。短视频与直播两者都是内容呈现载体,竞争的目标人群类似,转身不及的映客市场份额被迅速盘剥。映客曾全力押注直播答题业务,后因广电总局叫停熄火。

目前,映客的业务模式主要是直播和广告。在斗鱼、虎牙等同业竞争的压力下,现有市场也随时有覆灭风险。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映客已经多次寻求上市突围,以博得生存机遇。

2017年4月11日,映客开启资本化进程。宣亚国际(300612.SZ)公告宣布将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同年9月,宣亚国际宣布购买方案,本质系映客借款给上市公司收购自己;12月15日宣亚国际公告引发监管终止重组。

借壳宣亚国际被否之后,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映客再次接触资本市场。3月26日,港交所公示了以映客互娱为主体的首版IPO招股书。映客正筹划2018年赴香港IPO,计划募资3亿美元。三个月连续两次冲击IPO,映客心情之急切可以想见。

DUA颓势导致无法负担国内IPO时间成本;变相借壳失败宣告国内资本运作空间封死。而对手斗鱼获得腾讯投资40亿之后,虎牙也收到了腾讯4.6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整个直播行业正从高潮滑向低谷,整体增速已经放缓。市场竞争从泡沫化走向正规化,映客的时间越发紧张。此轮赴港IPO,能否实现借力资本市场,对于映客可谓是成败系于一线。

文娱产业是一片价值洼地。庞大的市场容量和积累多年的用户需求,为文娱产业的井喷搭建了舞台。但资本的冲刷下,在文娱产业披沙沥金同样并不容易。无论是国际化的爱奇艺、逐渐成熟的B站、押注IPO的映客,还是新三板文娱企业的初试啼声,繁荣国内文化市场的征途,仍然是任重道远。


△ 点击图片参与报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