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七律的创作【二】上

 公司总裁 2021-04-09

图片

醉月诗苑祝朋友们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今天我们先讲一下有关对仗的概念

对仗是指诗歌中词的对偶,句的对偶

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自对

常用的对仗形式有以下几种

工对是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

如李白【渡荆门送别】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月和云的词性相同,词类也相同。都是天文类的词。

有如李商隐的【无题】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夜光寒。

''都是名词,又都是时令词。

2·宽对

宽对只要词性相同即可。

如元稹【早归】

饮马雨惊水,

穿花露滴衣。

'''''',都是名词相对,即宽对。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含义,诗人在诗中借用词的其他含义去构成对仗,就叫做借对。

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寻常一词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平常,另一层意思是数目。

古代时,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所以寻常一词可以用来对数目。在这里用作平常的意思。

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如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香。

'',与'相对。

4·流水对

是指一联中的两句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似流水顺流而下。

如白居易:

野火手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七律的对仗要求:

1·七律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要对仗。

2·对仗有两忌:

一是忌讳合掌,就是一联中上下句两句意思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

二是忌两联对仗方式雷同。

3·对仗以天然、工整、流畅为佳。

合掌:就是一联中上下句两句意思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

初学七律,有些概念是应当了解的。

再来了解一下韵律的有关术语

合韵:属于同一个韵部的韵脚,称之为合韵。

韵脚、白脚:押韵必然押在那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韵的那个地方(那个字)称之为韵脚,反之不押韵的那一句最后那个字就叫做白脚

踩脚:七律中韵脚一定是平声,白脚一定是仄声,这叫做脚分明。如果白脚写成了平声,就犯错误了,这个错误叫踩脚

出韵:同一个韵部中出现了另外一个韵部的韵脚,而体裁中又没有这样的要求时,这就犯错误了,这种情形,就叫做出韵。

邻韵:古代的韵分得比现代的严格,譬如enging就分为两类,不过在现代的诗韵学说里,因为发音比较接近,已经归纳成一个韵部。当然,现代韵部中,还是有比较发音接近的韵部,譬如姑部衣居部,因此,这种比较发音接近的韵部,称之为邻韵。例子:一东二冬;六鱼七虞。

宽韵和窄韵:属于同一个韵部的韵字,有的多有的少,多的韵部写起诗词来当然方便了,反之就有一定难度。因此,多韵字的韵部就称之为宽韵,反之为窄韵。

平韵(平声韵)和仄韵(仄声韵):这个简单,韵字为平声的就叫平韵(平声韵),反之就叫做仄韵(仄声韵)。

格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词则有些押平韵,有些押仄韵,有些还转来换去的,但是那些都由词谱制定好了的。

换韵:从这个韵部换到另外一个韵部,这种手法称之为换韵。换平就是指换成另外一个平声韵部,反之换仄亦然

转韵:从同一韵部的平声韵或仄声韵,转到仄声韵或平声韵,就叫转韵。叫做转平转仄

要和换韵分清楚,换韵牵涉到两个不同的韵部,转韵只在本韵部内转。

七律中绝对不可以转韵或换韵,这只是在词中才有的押韵方式,至于怎样押,不用记忆,词谱都制定好了的。

主要是为了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了,不至于不知所言。

而且以后学习交流中比较方便。

再说一下律诗的特点

1.律诗的分类:律诗和绝句,均有五言和七言,分称为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和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以及罕见的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

2.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且规定为平韵。

3.句式整齐,要么全是五言,要么全是七言。

4.每两句构成一联,体现在上句一个逗号,下句一个句号。若干联就组成了一篇。

5.讲究平仄(粘对)。

6.律诗中间两联(4句)必须对仗。

7.讲究起承转合

下面就讲讲七律的起承转合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到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她说: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起承转合,就是一首律绝诗的基本布局结构。

起:即开端、开头,话题的说起,主题的引入等等。

承:即承接,相承,接着上一句话继续叙述。

转:即递转,转折。指表述的内容的引申或变化。

合:由上句的而引出的结论,类似于更高层次的

前面的只须跟着就好了。但这个起的承接的作用,必须照应全篇,承接全篇,把整首诗的意思提升到一个高度上去,犹如更上一层楼。也可称之为升华,是一个提炼的过程,甚至一首诗好不好,都能在这一句体现。

起承转合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

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转 

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家体会一下上面的结构。

再看这个例子:

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起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

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起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

再体会一下

在七律的四联中,首尾两联,是全篇的意义重心。

有人说律诗只要读一、二句和七、八句便能把握全诗的主题。

作为结构中的,中间两联的作用,是在展示对偶美的同时,对诗意进行拓展、引申、发挥和联想。

胡震亨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

胡震亨是明朝人,文学家。

他说的虽然是五律,其实七律也是这样。

七律有起、有承、有转、有合。

我们以后再读七律,就应该注意到。

分析他人的起承转合,可以启迪自己的思维。

以后我们练习写七律,也要按照这个结构去练习。今天的作业就有这方面的内容。

再一个

起有很多起法,承转合也有不同的方法

在读诗的时候要注意

要比较

不同律诗的起法,承法,转法,合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