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的《怨情》感觉写得一般,却选入《唐诗三百首》,妙在何处?

 梧桐树边羽 2021-03-09

诗词是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个人风格,同理欣赏诗词也就各有偏好,虽然我们能在公约数上找出大致的水平划分,但是随着时代前进和人类知识点的增长,很多标准也在发生变化。

你以为一般,蘅塘退士以为很好。蘅塘退士没有选进《唐诗三百首》的诗歌中,也不乏你我喜爱的作品。

当然,作为大众启蒙诗词类书籍,《唐诗三百首》有其选择标准,这一标准是适合大多数人的,但是也不代表每一首作品都必须人人爱。

我们衡量好诗,是要在自己懂诗词知识的基础上,相信自己的判断。当然你不学习诗词,就无从反驳他人的标准——比如你说《怨情》感觉一般,可是哪里有问题,你能说清楚吗?人家说《怨情》好的文章,可是一篇又一篇的。

诗词赏析,无非两个角度——格、调。

首先纠正一个常识错误,“格调”中的“格”,并非格式,而是“品格”。“格调”中的“调”,反而是“腔调”。

换个说法,就是内容与形式。

这里明说吧,为什么你会觉得它一般呢?以我个人看法,这首诗就是在形式上出了点小问题。

为什么没有人指出来呢?

因为新时代下意境大过天嘛,加上这是诗仙李白的作品,没有人敢对诗仙的作品提出质疑。近年来的诗人们对诗词格律嗤之以鼻,将李白树立为不守格律却写好诗的典型,让人没有胆量去怀疑这首作品本身的问题。

其实这首作品的问题很简单,超级简单,就是“三平尾”。

实际上唐诗,特别是李白所在的盛唐以前的作品中,“三平尾”经常出现,李白有,王维也有,这并不稀奇。因为当时格律还在发展过程中,“三平尾”的诗病控制没有那么严谨,所以出现就是正常的。即使后来诗人写出了“三平尾”的作品,也只是影响这首作品的区分——不是近体诗,而是古体诗。

而它是否影响一首作品的成败(好坏),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唐诗三百首》中的《怨情》如下: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在分类中,蘅塘退士将这首诗归在了“五言绝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五言绝句包括了五言律绝(简称五绝)和五言古绝,规则之下我们详细看这首诗,就会发现这是一首不遵守格律的五言古绝——这不是问题,但“三平尾”的出现让诗句的吟诵性出现了问题。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第二句“深坐颦蛾眉”,这个“颦”字发第二声,在平水韵中也是阳平。它在这里造成了“三平尾”,念起来没有音调起伏,是犯了格律诗的大忌。

那么是不是只要是“三平尾”就不行呢?

当然也不是,我昨天刚写过一篇李白的《赠任城卢主簿》中,“矫翼思凌空”也是三平尾。注意“思”字在古诗中经常读“sì”,做悲伤的思念解,在这句里面明显是“思考、想着”,只能发阴平。因此这一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也是三平尾。

但是这一句的三平尾,因为是“思(阴平)凌(阳平)空(阴平)”三个音切换,就没有陷入致命单调,所以我们读起来问题不大。

注意,写诗的基本原则都是为了朗读通顺并且有高低起伏,格律是这样,非格律也是这样。

所以,三平尾到底允不允许存在,只需要看是否会引起吟诵障碍就可以判断了。

实际上,一直有这个字是“蹙”字的说法。

如果这里使用“蹙”字,平仄上就解决了“三平尾”的问题,而且从词性、词义上来说,也更合适。

“蹙”是紧皱的意思,是个动词,“蹙蛾眉”是个完整的动宾结构,更符合语法。

“颦”是皱眉的意思,如“东施效颦”,不是说不可以名词作动词用,但是后面既然写了“蛾眉”,前面又用什么“皱眉”,岂不变成了“皱眉峨眉”?

音律上出问题,对于李白来说是小问题。但是在词义上犯错,就不好怎么说了。我更愿意相信这可能是传抄失误,到了蘅塘退士编写《唐诗三百首》的时候,已经讹误已久,久错成真了。

个人更喜欢音律起伏,语法通顺,逻辑顺畅的“蹙蛾眉”: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如果不是传抄失误,那就是李白的败笔所在。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觉得这首诗不好了吗?其实就是三阳平尾导致的第二句念起来没有起伏,懒洋洋的味道。

诗是要念出来,只要念起来感觉不对,就一定是有问题。格律只是避免出现问题的一种工具,在格律之外也有很多音律通顺的平仄组合,比如有变化的“三仄尾”——这个基本上不看成问题,因为仄声有三个音调,变化丰富;比如有变化的“三平尾”,如“阴平、阳平、阴平”或者“阳平、阴平、阳平”,都是可以念起来好听的。

关键就是要有变化,就怕三连阴平,或者三连阳平。

三仄尾也一样,就怕三连上、三连去、三连入,其实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变化。

像“颦蛾眉”这种写法,真的只有诗仙这样写,才会没人敢质疑。不论是咱们今天哪个创作者写出来,不但被认为出律,还是要笑掉大牙的。

那么,这首作品好在哪里呢?

除了这个“颦蛾眉”之外,其它的都好。

五言绝句的字数是最少的,行文讲究出手迅捷,绝不能拖泥带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五绝字最少,但要真正写好却极不容易的缘故。

这还不考虑五绝的平仄格律,只从绝句本身、五言本身的特色来说。

五言绝句行文不像大部头有足够的文字来渲染,必须练达。但是,哪怕再简练干脆,二十个字也是不够的,所以绝句就有了自己的味道,不同于律诗和七绝,这种手法就是留白。

反正是写不完整个情节和意境的,所以五言绝句的整体构思就转向勾勒出一个方向,引导读者的思维朝这个方向发散,自己去延展体会,但是方向必须贴合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不能让读者思维发散出现错误——这才叫做留白成功。

为什么我们读好的五绝,容易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空间不够,只能不尽,但是在二十个字中必须要激发读者的想象动力,如果是淡而无味的文字记录,读者缺乏想象的动力,就算有想象的空间也是白搭。

我们看李白是如何完成这一过程的。

首先是标题《怨情》点题,让我们知道这首作品是写怨恨的情感。

首联“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描写画面,“深”是久的意思。

美人把珠帘轻轻卷起来,一直坐在那里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这是一幅精致的美人图,我们只读到女子并不开心,除此之外,对其它东西一无所知。

后两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依旧字词清浅,利落,却在第四句用疑问的形式加强了情感的延展。

只看见她的脸庞上泪痕湿润,却不知道她在怨恨着谁,思念着谁?

这是一种全开放的结局,出句依旧写女子形态,对句用旁观的心态淡淡地提出疑问。显然不是怨恨诗人,而是另外的人。正因为这种与己无关,却我见犹怜的情绪,让人觉得自己出画,有一些王维“无我”的味道。

美人流泪,却不是为我,是不是又有些遗憾呢?

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李白捕捉到了“美人、蹙蛾眉、泪痕湿”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既写出了女子的思念怨情,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

五言绝句的高妙,是互动性最强的体验感。

它只需要短短二十个字,就能把你拉入一个诗人摆好的台,去体会他当时的心中所想。

我们是不是和李白一样,远远看着美人蹙眉流泪而唏嘘呢?

而且她的美貌,她的流泪,还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正是李白当时的情境,他贴切地传达给了读这首诗的我们,让我们和他一起唏嘘。

诗的最高境界——通感共情。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字修饰来强行展示景色、事物或者道理。

当然,这首五言绝句要传达的情感很淡、很轻,但是李白确实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至于读不读得出来,感受不感受得到,与作者文笔有关,也与读者的欣赏水平有关。

顺便说一句,不论手法、情境、内容上多好。“颦蛾眉”还是讲不通,如果不是传抄错误,那就是一个字坏掉了整首诗的吟诵感,让这首作品成为一首“纸上精品”,一首“哑巴诗”。

不要以为李白就不写烂诗,只是我们现在平时能接触到的都是精品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