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如何通过子线长短来增加诱鱼效果?

 翱翔之鹰 2021-04-09

子线用长还是短,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不仅要根据水情和鱼情来判定用长子线或者短子线。还要根据鱼密度和吃口情况来决定是用长子线还是短子线。

子线的长短、粗细、颜色、性能等对作钓效果影响很大,至于长子线与短子线的分界点,具体没有规定模式。

一、短子线的优劣性

因为短子线离铅坠的距离近,短子线的优势是:

①鱼食饵时其讯号传递到漂相上快速。

②当表层小杂鱼闹或截饵时,短子线双钩饵,就能快速穿层到位。

③拋提竿时子线不易缠绕。

劣势表现为:

①子线短而隐蔽性差,鱼易察觉而提高觅食警惕性。

②因为子线短,其漂相反映就存在虚假信号多,自然空竿率也高。

③由于子线短,中鱼后承受的拉力值就差。如果提竿力度大或鱼体挣扎力大,就容易秒切。

所以,使用短子线要明白它存在的优劣之处。再针对实际水情鱼情去运用。

用短子线作钓,其长度是以目标鱼身体宽度和水情的深浅来择定的。例如:钓浅水1米左右,就基本定格在35一40公分左右对折绑钩。目标鱼为大鲫鱼。而跑铅钓法的子线更短,基本都在12公分左右对折绑钩作钓。

二、长子线的优劣性

长子线离铅坠远,在实战中长子线的优势是:

①双饵摆幅大、下底时间长、隐蔽性强,拉力值大。

②双钩饵下沉过程,钩饵的雾化使诱鱼作用发挥的更好。并担负着搜索鱼层的作用。

③到位后,两钩饵分开的八字距离大,中双尾几率也高。

④长子线传递信号慢,正适合作钓稍微猾的鱼。当猾鱼吸饵的时候,浮漂出现的动作小,当鱼将钩饵吃进嘴之后,才会出现真实的口,能有效的减少假口的干扰,提高扬竿命中率。

长子线的劣势就是:

①拋提竿时基本功不好子线易缠绕。

②中鱼脱钩或切子线反弹力也宜缠绕。

③鱼吃饵时的漂相传递,冬季初春会显示的比短子线稍钝点。

所以不同的气温条件、鱼情、钓不同的目标鱼、不同的水情应该选择不同的子线长度。例如:在鱼离底上浮时、钓滑口鱼、钓截口的中层鱼等,就必须用长子线。因此,必须搞明白用长子线的长短之处。

在实战中,必须根据所钓水域的一切客观实际情况,来择选长与短子线的运用。例如:钓1.8左右水深,以钓大鲫为主,基本就定格在50或55公分内对折绑钩,但也会中鳊草鲤鱼。

总结:子线使用的长与短不同,会涉及到饵料在水中的摆动幅度和诱鱼效果。

对长子线来说,隐蔽性好、双钩饵下沉摆幅大,诱鱼效果好、适钓截口鱼、搜索鱼层作用佳。

长子线的缺点就是短子线的优点即信号传递慢。

对短子线来说,下底到位快,信号传递快。

短子线的缺点就是长子线的优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