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誉为“中华道教第一山”,轩辕黄帝曾在这里向广成子问道

 黑白的触动 2021-04-09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推荐阅读(甘肃名胜):敦煌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中国有不少名山都是道教圣地,如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和三清山等等,如果要选出一座冠以“中华道教第一山”的美誉,你认为会是哪一座呢?

你肯定想不到,享有这一称誉的既不是武当山,也不是青城山,而是坐落于甘肃平凉的崆峒山。

其实,崆峒山名气并不小,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崆峒派就出自这里,崆峒武术与武当、少林、峨眉、昆仑并列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但比起武当、青城、龙虎、齐云等名山,崆峒山的知名度就要稍逊一些,那么它为何会被称为“中华道教第一山”呢?

原来,在老子诞生前的两千多年,就有一位名叫广成子的道家高人在崆峒山修道,传说他通晓世间万物之道,活了1200岁,在上古时期名震寰宇。

(图片来自网络)


轩辕黄帝曾先后三次慕名来到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如刘备三顾茅庐,黄帝第一次上山吃了闭门羹。第二次终于见到了广成子,黄帝问到怎样让五谷快速成熟,怎样让黎民百姓能够吃饱饭,怎样合适地管理臣民,广成子没有直接回答黄帝,而是批评道:你在位的这些年,天上的云气没有凝结,就忙着求雨,没有等到五谷成熟,就让百姓收割,以你现在的样子,怎么能听懂我的道呢。黄帝受了奚落,却没有灰心,在山底修了一间茅草屋,暂时放下政事,斋戒静思,琢磨广成子的话,三个月后,又上山寻广成子。途中碰到另一位道教高人赤松子,赤松子告诉黄帝“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诚百道通”,于是黄帝以膝代步,从山底跪爬上山,他的诚心打动了广成子,广成子就把修身、养生和治国之道传授给了他。

广成子认为要想治国先须修身,在黄帝缺乏耐性的情况下,是无论如何也治理不好国家的,他所传授黄帝的也是修身养性、静心祛欲之道。广成子表达了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道家思想,并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对道家向道教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崆峒山上诞生了这么一位“祖师级”的人物,人们便把崆峒山称为“中华道教第一山”。

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逛逛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这里是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历史悠久,自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建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旱码头”之称。

崆峒区有山有水,柳湖、东湖、宝塔等公园景色秀丽,海寨沟、十万沟大峡谷林海浩瀚,最有名的崆峒山峰峦雄峙,危崖耸立,有八台九宫市二院,典雅凝重,还有七十二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历史上,秦皇汉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挥笔题赞。

话不多说,这就上山。

在游客集散中心乘车,首先来到了中台。崆峒山有香山景区、五台景区等,中台是前往其他景区的中转站。

中台往东不远,看到了第一座道教宫观——飞升宫。这座宫观建于1932年,殿内供奉彩塑玄天上帝真武帝君,也就是武当山的主神。


飞升宫不远处是崆峒山塔群,此为佛教建筑,由道成和尚塔、怀睿和尚塔、灵峰塔、灵秘塔、普通塔、隐相塔、大彻塔组成,除了道成和尚塔建于民国,其余六座均为清代佛塔,表明清代时,崆峒山佛教盛行。


继续向东,来到了法轮寺,这也是一座佛教建筑。

法轮寺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据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让仁智禅师在崆峒山上建造一所寺院,称为“明慧禅院”,仁智禅师因此被视为崆峒开山祖师。


法轮寺又被称为“塔院”,明朝时寺院香火鼎盛,神宗赐予匾额,寺院更名为“十方院”,又称“塔院寺”。明末,寺院走向衰落,清朝后法轮寺昔日的辉煌不在,所存殿堂亦是满目疮痍。我们如今看到的是1992年重新修葺的法轮寺。


寺中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地藏殿、韦驮殿、伽蓝殿等,其中最珍贵的建筑是建于唐朝的凌云塔,为七级八角全砖结构,塔内供奉著八十八尊佛像,代表着八十八佛名号,佛像庄严殊胜。


当天雾大,远处的风景都看不清楚,连塔尖也隐没在雾中,中台东面的五台景区还有一些禅林宫观,如招鹤堂、三教禅林等就没有去,拍了一张法轮寺的“背影”,然后前往西侧的朝天门,那里是崆峒山的精华所在。


路上经过深秋落叶后的树林,虬枝盘绕,浓雾弥漫,一片肃杀的景观。


又回到了中台,西侧不远处就是朝天门,途中会经过“秦皇汉武西巡崆峒登临处”。战国时庄子记录了皇帝问道广成子的事件,让希望长生不老的秦皇汉武都很动心,他们都登临过崆峒山,期盼能在这里遇到广成子一样的高人。


朝天门建于明代,又叫“一天门”,民国时重建穿廊灵官殿,如今的阁楼式拱形山门是1992年重建的。门前置有四只石羊,驮着砖瓦,表示古代建筑运输之艰辛。


朝天门楼阁内供奉着彩塑沪法王灵官神像:


穿过朝天门后到达药王洞。

古代这里是供奉药王孙思邈的石室,民国年间修建了真武帝君殿,后经扩建,有厢厨房八间。


药王洞右侧有一孤峰,高近百米,峰顶有一株古松,此为崆峒名景——蜡烛峰,可惜雾太大,看不清。


药王洞西面是遇真宫,明代仿武当山遇真宫而建,供奉张三丰,后扩建南殿三间,供奉彩塑无量祖师、太已救苦真人和妙龙真人。


遇真宫再往西来到了上天梯,之前的路基本是平的,从这里开始就要真正爬山了。上天梯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由上文提到的崆峒山开山祖师仁智禅师主持开凿,台阶总数378级,坡度在45-75度之间,古人有诗形容上天梯:“一步仅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这是登临崆峒山绝顶皇城的唯一通道。


上天梯中段遇到黄帝问道处。


石梯右侧崖壁上的红色木阁中供奉着三位神像,正中为广成子,旁边为赤松子,跪在地下的是轩辕黄帝。贵为九五之尊的黄帝拜师广成子,可见他在道教的地位了。


黄帝问道处一侧是南崖宫,里面供奉的是广成子,相传当年他就是在这里修炼成仙的。


继续上爬来到了黑虎灵官洞,这里古称“玉女洞”,供奉天仙女,后道教信众募资重建,将武财神赵公明请入洞中,又塑黑虎于洞口,因赵公明为四大护法灵官神之一,故名“黑虎灵官洞”。


再往上穿过天洞后终于到达上天梯的顶端,前往绝顶皇城的路相对平坦一些了。继续向西,来到了十二元帅殿。


十二元帅殿位于皇城前方,明代称为“二天门”,殿中供奉有十二护法元帅,共同守护天门。


大多数元帅都威严肃穆,这位蓝衣元帅虽然怒目圆睁,却比着可爱的剪刀手。


十二元帅殿后是三教洞,建于明代,其中供奉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和儒教的至圣先师孔子。


穿过三教洞,来到了崆峒山最重要的景点——皇城。


皇城又称绝顶,位于崆峒山主峰马鬃山之颠,海拔2038米,是崆峒山规模最大的道观。皇城中有太和宫、真武殿、玉皇殿、药王殿、老君殿、太白楼、灵宫洞、“峻极于天”木枋门等建筑,规模为崆峒山寺观之首,殿宇富丽堂皇,宛如封建帝王的皇宫。 

最皇城的中心为真武殿,殿内奉真武大帝:


从皇城出来再往西就到了香山景区,天气不太好,不少游客在此返回,我们还是再深入一些,去参观一下香山寺和混元楼。

皇城向西约1公里,来到了香山寺,这时雾更浓了,能见度不过二三十米,香山寺不小,大部分都掩埋在雾中,只好在寺中拍了一张庙宇的照片。


香山寺始建于宋代,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后复建了三间大殿。殿内有彩塑十六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侧有童子拱手侍立。

香山寺不远处是混元楼,楼下有石刻“道源圣地”:


混元楼建于2012年,雕梁画栋,檐牙高啄,远眺似塔,近观为楼,宏伟典雅。


混元楼的一层是崆峒山地质博物馆,介绍了崆峒山的地质地貌及很多特色景观。


崆峒山属于丹霞地貌,有气势磅礴的赤壁丹崖,也有千奇百怪的象形石峰,如下面的玄武针崖就是砾岩表面因抗风化能力不同形成的蘑菇石。


说道奇峰怪石,同为道教名山的三清山可谓如数家珍,与崆峒山不同,三清山为花岗岩山体,颜色比较单一,形状却无比丰富。

雾海崆峒到此收笔,下一站,我们去江西上饶,看看三清山的神工鬼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