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日瞻仰祭拜鲁迅先生小记

 老党1943 2021-04-09
清明日瞻仰祭拜鲁迅先生小记


   4月4日清明时节,鲁迅公园“鲁迅先生之墓”前,专程前来瞻仰和敬献鲜花、花篮的党、团、少先队组织和社会有关团体、单位及各界人士、市民群众陆绎不绝。


  

  

    铜像基座用四块花岗石镶成,上部浮雕花饰图案,采用鲁迅亲自设计《坟》扉页的云彩部分;图案下刻阴文鲁迅生卒年份“1881-1936”。


   鲁迅墓墓址在鲁迅公园(四川北路2288号,原虹口公园)中部。

   鲁迅墓位于公园的西北隅,周围怀抱着苍翠的松柏、香樟、广玉兰等常青树和鲁迅生前喜爱的花木,显得宏伟而苍翠,庄严而朴素,体现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性格和崇高的人格力量。 鲁迅墓面积达1600平方米,全部用细密坚实的苏州金山花岗石构筑,具有民族风格,进至墓前大道,踏上三级台阶,便是墓前广场,中间是长方形的草地,其间屹立着著名雕塑家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萧传玖所塑的鲁迅铜像,总高度 1.71米,再现了当年鲁迅崇高的形象,他安静地坐在藤椅上,左手执书,右手搁在扶手上,神采慈祥,亲切,坚毅不拔。拾级而上,为墓前平台,这里可容纳五百人竭墓,靠近墓栏,有两棵高鲁迅墓大挺拔的广玉兰,在前方靠近鲁迅墓碑约两米处,一东一西两侧分别是当时周海婴和许广平栽下的桧柏。平台左右,为石栏花廊,种有紫藤,长得枝叶茂盛。墓栏之内,是安放鲁迅灵柩的墓椁,墓碑下方是安放鲁迅灵柩的墓穴,上面用六块光洁的花岗石板密盖,并镶缝密封。


  

  毛泽东亲笔题书的“鲁迅先生之墓”


  专程前来瞻仰和敬献鲜花、花篮的党、团、少先队组织和社会有关团体、单位及各界人士、市民群众陆绎不绝。


  

  在老师指导下,少先队员同学们高唱“少先队队歌”。


  清明日上午,鲁迅公墓现场敬献花篮,摆放在阶台上署名的有虹口区人大机关、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作家协会等单位、团体。

  



  

  

  

  

   民国25年(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2日,鲁迅丧仪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后遗体葬于公墓东侧F区,编号为406-413穴位,面积50多平方米,规模亦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即筹建新的鲁迅墓。1952年春,华东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经过酝酿,选择临近鲁迅故居、鲁迅生前到过的虹口公园建新墓。1956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迁墓。同月中旬,上海成立由市长陈毅任主任委员的鲁迅先生坟墓迁建委员会。6月初,中央批准由设计专家陈植主持的设计,并拨工程费90万元。同年7月19日开工,10月9日竣工。

   铺有天鹅绒草皮,墓正南向,平面呈冂形,用苏州金山花岗石砌成,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墓地中间是长方形绿地,四周围植瓜子黄杨,绿地前沿置斜卧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石。


  

  

  1940年1月,毛泽东在延安新创刊的《中国文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对鲁迅给予高度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在评价鲁迅的短短四句话中,毛泽东使用了许多个“伟大”、“最”和“空前”等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副词。在毛泽东对古今中外人物的评价中,还没有第二个受到过如此高的评价,他把对鲁迅的评价推向了最高峰。
  (原文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史海回眸>>人物长廊>>何立波《毛泽东与鲁迅神交往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