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苗族族名的历史变迁,从Hmong说起

 三苗网 2021-04-09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上个世纪初,有一位法国人带着他的翻译,在越南的苗族人居住山区做社会调查,一进村,遇着一位苗族老爹,法国人就跟老爹聊起来。

法国人问苗族老爹:“Quelle minorité êtes-vous?” (你是什么族啊?)

翻译跟老爹解释以后,老爹回答:“Huomong!(叫蒙!)” 法国人赶快用笔记了下来:Hmong。

不久,Hmong(赫蒙族)这个族称就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流行起来。

1975年美国越南战争结束以后,许多苗族去了美国定居,他们在使用英语或苗文做记录时,把 “苗族”写成“Hmong”。

其实“Hmong”是"Huomong"的喉音合成词,Huo,苗语是"喊、叫"的意思。所以,当你见到"Hmong"这个词时,要读作"Huomong",轻轻加上喉音才正确。

我见中国有的学者也在装洋,苗族的自我称呼,无论中外,明明是"蒙",却非要写成"Hmong",知者是“苗族”,不知者还以为发现了一个新的族群“赫蒙族”。有部美国电影叫《老爷车》,说的就是难民在美国的生活,你看了就知道,他们是苗族同胞。

苗族人自称“蒙”或“贝蒙”。“贝蒙”的“贝”的语音意义,在苗语中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我们”,另一个是“三”的意思。

苗族人用苗语与他人说话,每当谈到本族群时,常常说“贝蒙”,意思就是“我们苗族”

“贝”有“三”的意思,贝蒙也含有“三苗”之意。

既然是“蒙”,那为什么要定为“苗族”呢?

在象形文字的甲骨文里,“苗”字专指在水田里萌发和生长的禾苗,即初生的禾本植物。

稻谷种植需要整地泡田,育苗移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古人就用“苗”字的形、音、意来称呼和赞美种植水稻的民族为 “苗”、“苗民” 、“有苗”,说明该民族以耕作农田和种植水稻为生活根本。

1975年开始田野考古发掘的长江下游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距今大约7000年前,有人类在这里定居生活,从事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发现有许多已经碳化的谷种),兼及采集和渔猎,他们在这里居住了几百年,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

有专家推定他们是苗人,一个种植水稻的族群。而这种文明却突然中断了,是不是与战争和迁徙有关呢?

我们现在得知,远古时代,苗族先民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一个面对海河而生长起来的部落族群,是当时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落联盟中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物质文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苗族先民借助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源等优越条件,发明了谷物种植,开始了由果实采集、渔牧、游牧向农业种植发展。

所以,古代汉文献中记载:远古时代,贝蒙被称呼为苗、苗民、有苗、九黎、东夷、蚩尤族;唐尧、虞舜、夏启时代称呼为“三苗”。

殷商周朝时代称呼为(读作meng蒙,读音准确,可见殷商周朝不歧视“蒙”,尊重贝蒙的自称,正因为如此,周成王封鬻熊的重孙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春秋战国时代称呼为蛮、荆蛮;秦汉时代称呼为武陵蛮、五溪蛮、南蛮、蛮夷等等。

这些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对苗族人的不同称呼。

苗族,自春秋战国时代到隋朝,在近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记载中,均以“蛮”记之。

到唐朝以后,才复以“苗”称之。

“蛮”是古人模仿苗语“蒙”的谐音用字,“蛮”既含糊巧妙地对应苗族的自称“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照斯大林同志的民族四点论,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贝蒙”正式定名为“苗族”,在新中国领导下,真正过上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幸福生活。

中国有56个民族,从2000年起,中国人不再自称“炎黄子孙”,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族”

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鲜明的雕刻记载着中华民族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2000年,历经5000年的文明史。

|中华三祖像

炎帝、黄帝、蚩尤,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三祖文化”,把蚩尤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黄帝、炎帝并排在一起,打破了传统上的胜者王、败者寇之说,确立了中华民族同祖同源的观点,明确了始祖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END

如果你也有身边的民族作品想投稿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