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场听黄执中等老师的分享,我从中学会的底层逻辑

 新庆爱读书 2021-04-10

获取干货快人一步

如果你是《奇葩说》的铁粉,对黄执中、梁秋阳和周玄毅三位老师肯定不陌生。

看到他们在辩论场上神仙打架,你羡慕嫉妒恨,心想这帮人非我族类,怎么就那么牛呢?

是啊,他们是如何做到全程高能的呢?

今天,我作为DISC社群的一员,享受到了社群和表达学院合作的福利(先谢谢海峰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福利),有幸在广州听到了这3位老师的线下分享。通过他们的分享,我找到了他们厉害的原因:底层逻辑好,思考没烦恼。

那他们都有什么厉害的底层逻辑呢?

一、秋阳老师的底层逻辑之一:“需根解损”

秋阳老师(下图)在分享中,主要介绍了“需根解损”这个思考模型。


在国外,这个模型原来是政府用来制定政策的。

但是,现在这个模型更多被个人和企业制定决策。

具体是怎么使用的呢?

举个例子,你现在在犹豫要不要做副业,通过写作来赚点钱贴补家用。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需根解损”这个思考模型来做决策。

1、需:需要性,也就是你做这个决策的理由。

你不妨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写作这份副业?

你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光靠每个月5000块的死工资,钱都不够花,通过写作这个副业可以补贴家用”。

2、根:根属性,是在灵魂拷问。

你可以问自己现在拿一份死工资、钱不够花这个问题,真的可以通过写作这个副业来解决吗?

假设你得出的答案就是“可以解决”。

3、解:解决力。

你再问自己,通过写作可以多大程度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呢?

假设你通过副业写作一个月可以赚6000,加上工资收入一共有1万1。一个月花费7000,一个月还剩4000,这解决了你的经济压力问题。

但是,如果你一个月通过副业写作只能赚1000,加上工资收入一共才6000。赚的钱还是抵不过花的钱,说明副业写作并没有解决你的经济压力问题。

4、损:损益比,指的是损失和收益的比较。

还是拿副业写作来说,你每天下班后,假设写一篇文章要花3个小时。

这时候,你就要做一个评估,花3小时的损失和收益。

损失可能是你浪费了其它可能赚到更多钱的机会,也可能是你休息、玩王者荣誉的时间。

收益可能就是比如写一篇文章能赚200,甚至能靠写作打造个人品牌。

做这个事情,是损失更大呢?还是收益更大呢?

这个就要靠你自己判断啦。

你每次做决策时,都用上这个模型的话,妈妈再也不担心你草率做决定啦。

由此可见,秋阳老师分享的这个底层逻辑,真的很管用。

“需根解损”,帮你止损,做决定不再愚蠢。

二、周玄毅老师的底层逻辑之一:操作性定义

韩寒说:“很多人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会上演这样的悲剧呢?

因为很多人只学会了概念,却不能将概念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所以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我们要怎么办,才能将概念运用到日常呢?

玄毅老师(下图)分享了他的一个底层逻辑:操作性定义


这是啥意思呢?

就是你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时,要把概念转化成行动。

举个例子,你以前看到的“手机”这个概念,大概会说它是一种通讯工具。

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抽象且无感?

这时你不妨思考一下,手机当下或未来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你想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手机在当下和未来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进行个人的认证。比如已经不带现金出行的你,付钱时需要用手机验证你的指纹、样子或密码中的一种。说白了,手机成为了验证你身份的终端设备。

这时候,你就可以像玄毅老师那样,给手机下一个操作性的定义:

手机,是个体认证的终端设备。

这个定义,是不是比“手机是一种通讯工具”接地气多了?

学会了给概念下操作性定义,概念才会有现实意义。

三、黄执中老师的底层逻辑之一:反抗机制

执中老师(下图)今天的分享,想传达的中心概念是:“没有人愿意被改变”。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被改变呢?

执中老师从说服的底层逻辑说起,原因之一是每个人内心都有反抗机制。

举个例子,你看到自家的娃做作业慢慢吞吞,眼睛却一直盯着你手上正在玩的手机。

你很不耐烦地对他说:“就不能快点做完吗?早点做完,就可以早点洗澡、早点睡觉”。

你猜小朋友心里的OS是什么?

这时的他,心里是满满的反抗,OS是“就是不能快点做完”。

由于内心的反抗非常强烈,小朋友写作业只会越拖越晚。

由此可见,你要想说服小孩快速写完作业,就要避免激发他内心的反抗机制。

正确的做法是你可以往正向引导,跟孩子说“你知道在老师心目,好孩子是怎么写作业的吗?”

他的回答大概就会是“写得认真、写得快的”。

你再说“是啊,老师就喜欢表扬这样的孩子”。

他一听到写作业认真、写得快,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不用你催,就会自己快手快脚把作业写完。

这就是会说服和不会说服的天渊之别。

执中老师举了好几个类似的例子,最终都想说明:“你想说服对方,就不要激发对方的反抗机制”。

没有人愿意被改变,说服的本质是自我说服。

你要做的,就是给对方提供一个理由,一个他相信、并愿意自我改变的理由。

四、(彩蛋)海峰老师的底层逻辑之一:DISC

秋阳、玄毅和执中3位老师的分享赢得了满堂喝彩,当然除了我上面提到的,他们还分享了其它很精彩的内容。在他们结束分享之后,压轴登场的海峰老师(下图的DISC双证班联合创始人),更是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彩蛋:用他的底层逻辑之一的DISC,来解读秋阳、玄毅和执中3位老师主要分享的内容。


海峰老师是怎么解读的呢?

如果你没学过DISC,建议先看下面网页里的视频介绍(海峰老师出镜,为你讲解什么是DISC):

https://baike.baidu.com/item/DISC/1586227?fr=aladdin

简单理解的话,就是D=支配型;I=影响型;S=稳健型;C=谨慎(分析)型

海峰老师用DISC,对秋阳老师“需根解损”的解读是:

D=需,从最具支配性的需求开始

I=解,要获得影响力,就要有足够的解决力

S=根,找出需求的根,才能稳固后方

C=损,分析损益比

海峰老师对玄毅老师分享的4点(定义、类比、因果、标准),用DISC的解读是:

D=定义,把概念转化为行动,这么有支配性的下定义,解释了“是什么”

I=类比,解释了“像什么”

S=标准,回到语境里,体现标准,解释“凭什么”

C=因果,解释“为什么”

海峰老师对执中分享的4点,用DISC的解读是:

D=定义,解释了“什么是说服”

I=对象,解释了“说服谁”

S=状态,解释了“说服什么”

C=方法,解释了“怎么说服”

看起来关系不大的3个老师的分享,经海峰老师一串,你就会发现万物皆有联系,真的是“学会DISC,走遍天下全不怕”。

难怪海峰老师当年可以在央视点评董明珠,难怪他遇上各种话题都可以用DISC模型破解。

原来高人就高在有底层逻辑啊。

看来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高人不在高,有底层逻辑则灵”。

著名学者吴军老师就提到,他们这样的人其实不比一般人优秀多少,唯一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比一般人多懂一些方法论。

这些方法论,正是建立在他们强大的底层逻辑上。

可以说,底层逻辑就是道,顺道而行,终有一天你会登上人生的珠穆朗玛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