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历史缝隙的医家(2)秦医缓和

 为什么73 2021-04-10

图片




二、秦医缓和

孔子的《春秋》过为简略,幸好有《左传》给予说明。否则微言大义就很难伸张。

鲁成公十年,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
他发噩梦,梦见一个厉鬼,披发及地,拍着胸口,跳着咒骂他,“杀死我的后人,是不义,我会向上帝控告你。”然后打坏了宫门和寝宫的门。晋景公吓坏了,梦里躲进了里室,那鬼又追了进来,又打坏了里室的门。晋景公吓醒了,于是召见桑田巫,来为他占梦。
巫似乎没有等他说什么,就道出了他梦里见的,于是紧张的晋景公就问,“这代表什么?”
桑田巫说,“你吃不到今年的新麦了。”
鲁成公很快就病了,于是他向秦国请求派医生来诊治。似乎秦国有很好的医生闻名四邻。
秦国派出了医缓。
医缓还在路上,晋景公就又做了一个梦,这次梦见的是两个小孩,一个对另一个说,“哎呀,来的医生很高明呀,恐怕会伤害我们的,我们逃到哪里去呢?”
另一个说,“我们躲在膏之下,肓之上,其奈我何?”
医缓到了,为晋景公诊治以后,说,“你的病没有办法治了。疾病发生在膏之下,肓之上,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晋景公说,“良医也。”然后厚厚封赏了医缓,让人护送他回国了。
等到这年六月,丙午,新麦出来的时候。
晋景公召来了桑田巫,给他看了新麦,然后杀了他。
可是晋景公正准备吃的时候,忽然肚子胀,要上厕所,结果死在了厕所里。
那天,晋景公身边有个小臣,做了一个梦,是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登了天,结果,那天,正是他把死了的晋景公从厕所里背出来,于是就随葬了晋景公。
一般解释都会把“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解释为针灸,其实《左传》中并没有明确说,但攻达的方法,是与药物并列区分的方法。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左传》的作者是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但后世多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史官。灸法的历史比较久远,但针法,大概是到战国末期才逐步从石过度到针的。
晋景公杀死的大臣是有股肱般重要的赵氏家族的头领赵同和赵括,但后来又立了赵氏的庶子赵武,并封给了城邦。

在《春秋》里昭公元年这一年似乎并无太多事情但背后的历史潜流却深长和富有变化。
这一年的开始是从鲁国大臣叔孙豹应约会见以晋国为盟主的代表赵武等诸国众人物开场的。
赵武负责晋的使命已经有八年之久了,他似乎很觉得时光不再,言语中多次表达自己老了的意思。常常说出自己只能顾得上早晨,顾不上晚上,“朝夕不相及”的话。
这让和他接触过的诸国人物都很担心他的将要离去,也进一步担忧晋国的地位。
此时在位的晋侯是晋平公。
这年他也病了,于是郑伯请名臣公孙侨去问疾。
公孙侨,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人们习惯叫他子产。
晋国大臣叔向,详细请教了他。叔向说,“晋侯的病,根据卜人的说法是'沈台駘作祟’,史官也说不清是这是哪路鬼神,想向您请教。“
子产答道:“过去高辛氏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阏伯,一个叫实沈。居住在旷林,互相看不惯,经常战斗,相互讨伐。后来高辛氏看不下去了,就把阏伯迁到了商丘,以辰星为祭祀,所以后来商人都崇拜辰星。迁实沈到大夏,以参星为祭祀,所以后来唐人都崇拜参星。他的继承者是唐叔虞,当年武王娶了邑姜的时候,刚怀上唐叔虞的时候,武王梦到上帝对自己说,'我命名你的孩子叫做虞。你分封他到唐,联络诸侯,繁育后人。’等到叔虞出生的时候,果然手中的掌纹呈现一个虞字,所以给他起名叫虞,等到了周成王的时候,就灭了唐,而封大叔在那里。所以从此以后,参星也就成了晋星。从这段历史可以知道,所谓实沈实际就是参神。过往,金天氏有后裔叫昧,是一位玄冥师,生有尤格和台骀。台骀能够胜任自己的职务,很好的治理了汾河和洮河,修缮了大泽的堤坝,使百姓安居乐业在大原(太原),帝很赏识他。封他在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现如今,晋王已经占据了这些地方。灭了这些国家。从这观之,则台骀是汾神。不过这两个神,都不至于伤害到君王的身体。山川之神,负责的是水旱疠疫这样的灾难,于是乎祟之。日月星辰之神,负责的是雪霜风雨的不时,于是乎祟之。而至于君主的身体,则主要是受到出入、饮食、哀乐这些因素的影响,山川星辰之神,又怎么能够伤害到他。
我听说,君子自律有四个方面,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这样才能够不至于雍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混乱百度,而今晋侯把这些都混为一谈,于是生了疾病。
我又听说,设置内妃,不可以选择和自己同姓的,否则就会不生殖,美德由此丧失,而也弄出疾病来。君子因此摒弃这些做法。所以《志》中说,'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这些都是不可以违背的,晋侯有四位后妃都是同姓的,舍去就可以免除疾病了。”
叔向听了以后非常认同,说,“善,我之前没有听到过这些道理,应该是这样的。“
后来晋侯再次邀请秦国派出医生,这次来的是医和,秦医一名缓在前,一名和在后,名字很是类似,应该是一个世家。那时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说法,医和看了以后说,“疾不可为也。是因为女色过度引起的。疾发如蛊,不是因为鬼祟,也不是因为饮食导致的,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
晋侯不死心,问,“难道女色就不可以近吗?”
医和回答说,“要懂得节制。先王制乐,所以用来节度百事。故此分为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低沉,五降之后,就不能再弹了。于是有那些繁手淫声,扰乱人的心神,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也是这样,至于烦,就要舍去。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君子接近琴瑟,以仪节也。而不是一味满足自己的喜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无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内热惑蛊之疾,现如今,君主不节不时,能不生病吗?“
诊病出来后,赵武便问他,“你所说的那个将死的良臣是谁?”
医和一点也不隐讳:“就是说你。你辅佐晋国已八年了,晋国没有内乱,对外诸侯也没有冒犯,可谓良矣。我听说,国有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将有灾后降临,而无法避免呀,必然受到连累。现如今,晋侯因为女色而生疾,为将的不能够及早图恤社稷,这样造成危害哪一个大呢?主上不能把持,我因此这样说。”
赵武接着问,“什么是蛊?”
秦和回答说,“淫匿祸乱产生的缘由。从文字上解释来看,皿和虫构成为蛊,毂之飞也叫蛊,在《周易》里解释说,女惑男,风落山,也谓之蛊。蛊的卦象是上山下风,都是同一个说法。
赵武称赞说,“良医也。”
厚赏了以后送他回国了。
鲁昭公十年,晋平公病逝,也就是医和给他看病后十年才去世。
而在此八年前,赵武去世了。而晋平公晚年轻政,晋国大权落入卿相手中。三国分晋,春秋的结束,已经埋下了伏笔。
这其中秦医和可谓有一段精彩的医论。六气的说法由此开始,其中一些语句,直到《内经》当中仍然加以引用。而只是不同的是,秦医和的六气,阴阳与寒热相对,风雨与不时的天气相对,而晦则与房中相对,明则与劳心情志相对。这些都是疾病产生的原因,已经很是高级的归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