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夕言细语 2021-04-10

我是用文字温暖你的夕言,点击上方蓝色按键关注我哦。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第一次认识柴静,是在2006年的百家讲坛。嘉宾易中天面对着一个长得不算特别漂亮,但说话声音让人很舒服的女主持,把难缠的问题移步换形又抛给对方:“你是做新闻调查的,那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相?”

现场一片寂静,气氛有些尴尬,易中天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可对面的女主持人声音平和地回了一句:“真相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

这样的不卑不亢,让我记住了这个眼里有星辰大海的女主持人,她叫柴静。

那年,我19岁,正是满腔热血向往着未来的年纪,我喜欢播音主持,喜欢写东西,想象着未来可以成为一名媒体人,完成我自己的梦想。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做个理想主义的人,没什么不好

2013年,柴静出版了《看见》,这一年,我26岁,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做过自己最喜欢的媒体工作,可也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考了公务员,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让我觉得枯燥无味,时常质疑生活的意义,总是想要抛开一切去追寻诗和远方。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柴静的这本书,有关于新闻、理想、生活以及现实。很多人说,柴静的这本书矫揉造作,和她表演式的采访方法很像,但我却特别喜欢也能够理解她的情绪和投入。

我也是个时常会被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感动的人,我会因为一个温暖的拥抱而流泪,也会因为一张好看的照片而快乐,也会因为实现了小小的理想而欢呼雀跃。

有人说我幼稚,可我就觉得,做个理想主义的人,没什么不好,人间实苦,可只要我们始终相信美好,是不是就有更多的机会遇见美好呢?

就像是柴静,她当了那么多年记者,遇见过那么多丑陋与不平,可还是从容、文艺、理想主义。就是因为她觉得“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她的这本书,写的都是别人的事,可每件事都会有很多自己的见解,这被许多人说成不专业、不客观,可是她在后记里写道:“写书时问六哥,一个记者在书里写那么多'我’是否不妥?六哥不愧是神探亨特张,一针见血的说了句很有文化的话:不在于你写的是不是'我’,而在于你写的是不是'人’。”

是啊,《看见》写的就是关于人的故事,所以才会让人读完就忍不住要扯到自己身上来。我觉得柴静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可以把故事情节写的不是特感人就是特悲恸,反正读起来就让人动容。

就像她在第十一章《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中讲给一个爱折磨动物的小男孩的话。小男孩问她什么是“洁白”,柴静这样回答:“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

如此朴素,却如此动人,这大概就是一个对生活一直保有热情的人,才会看到的答案。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和自己较劲,做自己想成为的人

做任何事情久了,都会麻木,受的苦难多了,心理也会产生一些扭曲和无助。这是人之常情,我相信谁都会有。

可如果你想活得通透,就要时刻记得自己的初心。柴静在《看见》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开篇先给自己一当头棒喝,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架子到终于“有人味儿了”。

她说自己的“人味儿”并不够,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在“表演性采访”与“表演性克制”中艰苦拿捏。

说真的,柴静这样做不容易,因为慢慢长大后你就会明白,除了你自己,没人关注你到底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她就是在和自己较劲。

我也喜欢和自己较劲,但也喜欢给自己找理由,在这样的矛盾中,我时常觉得痛苦。

比如我想要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正常的工作,每天早上都五点起来看书、写文章,坚持了好几年,哪怕没有收入也甘之若饴,我觉得这是我喜欢的事情,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十年,二十年,一直到老。

可是,当身边很多人质疑我写得不好,诟病我不认真工作的时候,我就开始动摇,总觉得这样的坚持是不是错了,我是不是也该随波逐流,每天吃喝玩乐,刷剧蹦迪,不要再追求什么理想,坚持什么梦想。

反正,大家都是这样过的,我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非要坚持心中的底线,让自己这么不痛快?毕竟随波逐流很容易,坚持自我却很难。

我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可停下后的生活,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变成了和大家一样的人,变成了让大家喜欢的人,可我就是不快乐。

是啊,有些人就是必须要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才会快乐,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就是内心不强大的表现,因为太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所以活得很累,也就永远无法心无旁骛地做该做的事。

所以,我喜欢柴静,她从来不会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是好评还是差评也都无所谓,数十年如一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总是犹豫不决,彷徨不定,那我建议你去看看《看见》这本书,去了解柴静这个人,去感受她小小身躯里面大大的力量,然后想想,自己的人生到底该如何过活。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走的路长了,要学会停下来回头看看

没有人能够一直正确,我们总会走错路,可我始终相信,我们走的每一步弯路,在未来的人生都会作数。

所以,我喜欢写作,喜欢在每个阶段记录下我的心路历程,等一切过去,雨过天晴后再回头看看,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熬过了最难的那段日子,原来自己成长了那么多。当然,也要看看,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

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我相信,能够做到这些的人,一定能够越来越好,就像柴静,她就是一个很喜欢自省的人,在书中记录下自己的各种变化,这些点滴的变化积累起来,就是惊人的力量。

《看见》: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一直很喜欢柴静,喜欢她采访时娓娓道来的风格,喜欢她文字中的力量,她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而《看见》这本书,也是我每每迷茫时,会拿出来翻看的一本。

记得柴静采访周星驰的那一次,他们静静坐着,说着关于理想、爱情的种种,周星驰眼泛泪光,柴静眼眶泛红。

她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也是这样一个敢于做自己的人,坚持,才是人世间最难得的力量,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愿你做最好的自己,不负时光。


我是夕言,专栏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龄少女,喜欢写温暖的文字,做感性的节目,已出版《你的余生,与我有关》,如果你有故事,记得来找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