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开国少将,原南京区副司令员詹大南于南京逝世,享年106岁。 詹大南16岁参加革命,106岁逝世,90年的革命生涯,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死无畏 奋不顾身詹大南出生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先后经历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1931年,16岁的詹大南和邻村几个年轻人,在本村胡家祠堂里,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一名战士,开启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最开始,他被分配到了中央教导特务连当战士,站岗、训练,日子清苦又充实,每日充满了干劲。随着红军队伍的壮大,1932年,詹大南担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二营通讯班班长。 在第三次反围剿苏家埠战役中,詹大南胆大心细,混乱中率领通讯班直捣敌人老巢,为大部队进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5个月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詹大南因出色战绩被分配给徐海东当警卫员。担任警卫员不久,二人便成为生死之交。 当时,徐海东回家探亲的消息被泄露,第二天便遭到敌人围剿。双方进行了激烈交战,混乱中,一枚手榴弹从天而降朝徐海东砸去,詹大南眼疾手快飞身将他扑在身下,从而保住徐海东一条命。 事后,徐海东一阵后怕,“多亏了小詹,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詹大南摸着脑袋傻笑,“保护首长是我的职责。”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无奈进行战略转移,开启漫漫长征路。 坑坑洼洼的草地,沼泽连片,随时可能陷入泥潭,风如刀般割在脸上,不仅如此,还要时刻提防尾追的敌人。 途径独树镇时,突然遭遇敌人开冷枪,一个不小心,詹大南只觉得小腿一麻,低头查看发现子弹穿过脚后跟,导致皮肉分离,所幸没伤到骨头,按惯例,受伤严重的是不能跟大部队继续前行,因此他心中十分着急。 徐东海去探望他,“小詹,伤势严重,稍作歇息,再去赶大部队。” 詹大南坚定地看着他,“首长,我还能继续战斗。” 就这样,詹大南用破布裹着双脚,即使冻成冰坨子,也没想着停下来。 在百团大战中,他亲率一个营歼敌130人;直罗镇战役里,捉拿敌酋牛元峰;平津战役中,更获得毛主席多次点名授旗任务; 旁人问他打仗怕不怕,他道:“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啥大风大浪都见过。” 詹大南从保卫干事到开国少将,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 浴血奋战 一往无前长期的军旅生涯,詹大南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中,毛主席更是连发7封电报,其中9次分配任务给詹大南。 詹大南有何魅力,让毛主席如此信赖? 1935年,詹大南在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身边任保卫干事。10月下旬,劳山伏击战大胜后,詹大南红十五军团又投入到榆林桥战斗。 战斗正打得火热的时候,左堡团部派通信员送信来,团委程子华激动地说:“毛主席、周副主席带着中央红军已到达吴起镇。”当时指挥作战的司令员等人,连忙趁战乱休息间隙开会,传达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 榆林桥战斗胜利后。毛主席给战士们分配了报务员和机要员,还送来了1台电台。不久,毛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千里迢迢来到军团部看望战士,詹大南第一次距离中央首长这么近,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1958年,詹大南接到中央下达指令炮击金门(金门为现在的厦门黄厝)的紧急任务,三天内务必到达。奈何天公不作美,队伍出发当天便遇到了强暴雨,必经之路泉州大桥坍塌。 榴弹炮、吉普车等,被堵在坍塌的桥前,长达十几里地被围的水泄不通。依靠四十分钟一个来回的渡口摆渡,短时间内更是完不成任务。 詹大南着急地骂道:“把个渡口弄得一团糟,谁再闹事,老子就枪毙了他!” 又指着工兵团长的鼻子骂:“三个小时内,你要不把桥修好,老子毙了你。” 就这样,在高强度、高压力下,部队顺利到达金门。 事后,毛主席好奇不已,“谁带的队?” 听完警卫描述,他狠吸一口烟,“打仗,就凭这股气儿。” 就这样,詹大南给毛主席留下了有担当有血性的军人形象。 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中国进入白热化阶段,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华北战场,傅作义孤立无援,固守平津。 傅作义长期盘踞绥远地区,兵力雄厚,物资充足,人民解放军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才能进一次关,他料定解放军吃不下东北。 平张线是傅作义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果切断它,傅作义的兵力势必会分裂,这样就可以逐个击破。退一步讲,傅作义将逃到西边的绥远,蒋介石将逃到南边,那么美国坚持傅作义在华北的防御就是空壳子。 平津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战役,这一战,关系到日后北平的和平解放。詹大南时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担子越发沉重。 刚入伍的士兵忐忑的问詹大南有多大把握,詹大南八字眉一挑,“大敌当前,干就完了。” 詹大南临危受命,迎难而上,连续7昼夜狙击战,带领所属部队,切断敌人命脉,赢得毛主席一度拍手称快,“得此骁将,解放指日可待。” 诱敌深入 乘胜追击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战后,詹大南看着这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笑道:“我们差一点就把它当成了蒸笼布。” 如今,这面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静静地躺在了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供人参观,但那个年代的枪林弹雨、血肉横飞仍不时在眼前回放。 当时,朝鲜的气温降到零下38.9摄氏度,凌冽的寒风呼呼刮着,刀子一样刺痛着脸,将士们因为供给不足身穿单薄棉衣,手冻僵到连枪栓都拉不开。更不要说,面临的敌人还是素有“北极熊团”之称的美国王牌团。 敌强我弱,装备落后,双方力量悬殊,战争还未开始,敌军就开始庆祝,称:拿下新兴里,手到擒来! 27日,在詹大南副司令员的指挥下,彭辉副司令员率领的80师和81师丁亚司令员率领的242团冒着严寒,进入柳滩里以北地区秘密包围新兴里。28日黄昏,发起攻击。没有重炮和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面对敌人围的水泄不通的环形防御圈,数次冲击都未能打开缺口。 久攻不下,眼看着天马上就亮,詹大南后牙槽一咬,撤! 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看着我方撤退,松了口气,骂道:“这群不要命的野蛮人”,由于供给充足,北极熊团并未贸然突围。29日夜间,我军继续向敌人发起进攻,并未啃下这块硬骨头。 风呼啸着,白茫茫雪地沾染了大片红色,詹大南把参加进攻的营、团长们召集起来开会,“你们有没有点子?” 众人低头不语,接连两次失利,士气低沉。 詹大南鼓舞道:“奋战一天,按理说我们应该休息,但敌人也这样想的,打他个措手不及!” 就这样,詹大南亲自指挥部队,集中全部兵力,对敌军展开了第三次围剿。 战斗打响后,238团和240团分别从东南和东北方向假装攻击,用来迷惑敌人,239团和241团的战士们暗中袭击,只见,20多支尺寸、型号不一的火炮突然从正面开火,战士们一拥而上,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战至12月1日拂晓,我方主攻队伍终于打破了敌人防御线,战士们冲进村里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 面对明晃晃的刺刀,狼一般的士兵,美国人胆寒了。 为了逃命,北极熊团丢掉了所有的重炮,10多辆坦克,40多架飞机做掩护,仓皇逃命。 “让孙子看看,爷爷不是吃素的!” 詹大南领着部队,穷追不舍,势必要咬下这块肥肉,给敌人看看,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242团猛烈扫射突围之敌,炸毁公路,将敌人拦截于1221高地前。依据地势,前后夹击,北极熊团很快陷入了我军的重围当中,战士们扔掉机枪,手拿大刀,同敌人肉搏。 敌人试图用坦克突围,战士们就抱着炸药和手榴弹往前冲,一个人倒下了,另一个人接上去,终于将这些铁乌龟一一炸毁。 面对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勇士们,敌军被吓得扔下武器慌不择路地逃跑了。号称45年从未打过败仗的美军王牌北极熊团就这样全军覆没了。 此次战役,北极熊团共有3288人,其中韩国人515人。 被击毙1400余人,俘虏384人。 突围共约1600人,其中1150负伤。 击毙伤俘合计约2930人,占北极熊团90%,几乎全军覆没了。 詹大南表示,若不是负责阻击的3个机枪连被冻成“冰雕”,美7师、美陆战1师的损失将会更大! 90年的革命生涯,詹大南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时刻,从保卫干事到开国少将,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戎马一生、功勋卓著,这便是百岁将军詹大南英雄本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