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是从需要开始的

 好好生活图书 2021-04-10

学习动机是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它源于学生对学习的某种需要。学习应该因需要而产生,只有引导学生在需要中学习数学,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不应简单地“强制”学生学会。

认知冲突产生的需要

认知冲突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的暂时性矛盾,这种矛盾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需求,在化解学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激活学生的思维。

最近,听了一位优秀年轻教师执教的《平方数的差》一课,引发了我的思考。课始,学生口算20182-20122遇到困难,教师“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方格图上画图研究,得到52-32=(5+3)(5-3)。紧接着继续在方格图上画图研究发现72-52=(7+5)(7-5)、92-62=(9+6)(9-6);然后对三道算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两个数的平方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它们的差”,再接着画图研究发现592-412=(59+41)(59-41),最后再画图研究发现a2-b2=(a+b)(a-b)。从而归纳出两个平方数的差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这节课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数形结合,似乎是一节好课。但是它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不断画图研究,造成上课时间严重超标;二是学生没有画图研究的欲望。因为五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口算52-32,根本不需要画图研究。他们是在老师的刻意引导之下画图研究的。

于是,我换了一种思路进行教学。先口算72-62、92-82、122-112,学生很快得到它们的差,并且发现了72-62=7+6、92-82=9+8、122-112=12+11,从而得到两个数的平方的差就等于这两个数的和。当学生初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时,教师接着追问原因。学生不能很好地解释,从而产生了画图研究的需求。弄清原因之后,接着再让学生举例计算2-2。结果发现许多算式是错误的,学生很纳闷,如62-42≠6+4,为什么呢?再次产生画图研究的需求。那么,第一次发现的结论错了吗?在比较分析中,学生终于明白第一次口算的两个平方数的差,都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它们的差为1,省略不写了。至此,算法归纳水到渠成。

任务驱动产生的需要

以往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被情境中好玩的“事物”“游戏”“故事”等吸引,但是兴趣维持的时间并不久,而且许多情境与知识是脱离的,并不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这时需要教师提出趣味与思考相融合的一个大问题,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让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

比如,三年级数学下册“排列问题”,学生已经学过用1、2、3三个数字组成多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课的开始我呈现:1、2、3___,提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如果再来一个数字,这四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整节课以这个大问题展开研究。刚开始学生会凭感觉说,如6、8、9、10、12、13、75、40等。到底哪个答案对?此时学生就有了探究的需要,很想知道到底能组成多少个?学生选一个数字,操作后再进行全班汇报,我先呈现不完全罗列的,在判断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我再问:“你能找到第13个数吗?”学生在找第13个数的过程中逐渐排除了重复的数,进一步发现知识的本质。还有学生提出填0的时候,就不是12个数了,小组合作讨论就自然产生了。在浓厚的兴趣中循序渐进地解决课堂中的中心任务,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状态变化产生的需要

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要照顾学生的“身理”需求。教学不仅要因“需”施教,还要适“时”而变。小学知识体系和基本教学内容是不变的,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却时常变化。不同时间段,学生学习状态是不同的,比如学生在期初的学习状态与期末不同,周一与周五的学习状态不同,上午与下午的学习状态不同,体育课之后与体育课前的状态也不同。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机动调整教学。比如下午的数学课,我们尽量不上新课,让学生做一些练习;体育课之后的数学课,我们可以让学生整理一下心情,然后再上课,而且教学内容也可以适当减少一些。

(作者系数学特级教师、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27日第4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